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的活动,也是华夏古代的市集活动形式之一,一般在寺庙节日或者规定的日期举行。
唐朝时期,长安的慈恩寺,永寿寺,荐福寺是有名的庙市举行地点。宋朝则是相国寺,明清时期京城和地方、乡村都有庙市,还形成了四大著名庙市: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
多少邂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些有名的寺庙里。
虽然影视剧经常放出来的都是大家族去
()寺庙上香礼佛,但是每逢固定日期,寺庙不需要上香礼佛也非常热闹,有各种摊位商贩,还有杂耍把戏,人间烟火,尘世繁华都可以看到。
。
刘彻喜欢看热闹,看到天幕里的庙市,微服私访的心思再次活跃起来:“这不是社祭吗?社祭还有舞乐,怎么还可以做买卖了?()”
周朝时,王为群姓立社,称为太社;自为立社,称为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自为立社,称为侯社。
百姓25家为里,里各立社,称为民社或者里社。而社神石土地神,也是民社的精神支柱,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就要举行社祭。
举行社祭时,少不了舞乐,这样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代,有些地方依然可以看到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祭祀舞。
天幕里的庙市,就会有社祭的祭祀舞表演。只是不如宫廷的祭祀舞庄重,更多了一些娱乐性。
出身商人的桑弘羊也跟着家人去过社祭,主动与刘彻讲起民间社祭的热闹:其实现在也有做买卖的,趁看社祭时人多,会以物易物做些小买卖。?()”
“做什么买卖?”
“吃得,用的都有。”桑弘羊回忆着童年,脸上露出几许怀念。
“农人卖鸡鸭卖青菜,有钱人买奴仆,甚至还有一些偷儿专挑社祭人多的时候偷东西,还有偷小孩儿的。”
刘彻微微皱眉。
人口买卖,在封建时代哪个朝代都有,一直屡禁不绝。
刘彻并非不知道,只是以他的身份,要去看祭祀也是宫里的祭祀,还没见过民间的社祭,更没想到,在祭祀先祖的社祭活动时,还有人不怕冒犯神明拐卖小孩。
社祭不能停,“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尤其是有了天幕的宣传,大汉的社祭恐怕也会发展出商业活动。
国库能多一项商业税收,刘彻也是乐见其成的。
对此,他快速有了方案:
“看来,的确需要管理。桑弘羊,此事你来负责。”
这个负责,自然就是拿出一个管理的章程来。
桑弘羊还有些羡慕大唐活跃的商业活动,闻言却没立刻应允,温和笑道:“陛下,不急,天幕还没说完,大汉可以学的地方一定有很多。”
刘彻点点头,没错,大汉虽然对海外商业贸易繁荣,但是黄金在诸侯手里更多,他还是要想办法,把诸侯手里的黄金汇聚过来。
比如这些集市就很好嘛。
唐朝已经有了专业性市场,专门卖某一种物品的市场。
唐朝时期,除了长安,其他城市也有成熟的市场。
比如洛阳有金市、羊市、牛马市。
成都有蚕市、药市、七宝市。
到宋元时期,按照不同的时间,专业市场更多。
比如宋朝的成都,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
()二月桃符市。
元朝时期,元大都羊角市有大都路、米市、面市。钟楼前有羊市、牛市、马市、骆驼市、驴骡市。
十市口还有杂货市,东安门外有灯市。
唐朝的端午节,在开封有百索市,七月七日有乞巧市,佛诞日有浴佛节庙市。
更不用说上元节,上元灯市就是从唐宋以来开始流行。
。
唐朝的元宵节假期有3天,喜欢娱乐的宋朝人,君臣的假期都比大唐多,元宵节假期有5天。
唐朝时期有坊市制度,长安城严格分为坊和市,但是到宋朝时期坊市制度崩塌,有了接近现代的临街开店的商业街市,居民的活动范围更加自由。
唐宋时期的上元灯市,都有各种各样的花灯,还有猜灯谜活动。
当然,宋朝时期,玩得花样更多。
卖灯的商人们制作出各种各样新奇的花灯,白玉灯、无骨灯、五彩羊皮灯、走马灯等,在花灯表面写上诗词,或是画上人物,用来做“谜面()”,让来往的才子佳人们都可以上猜谜底。
商贩吆喝着:猜谜底,谁猜出来了这盏灯就归谁了!?()?[()”
有些行人凑热闹去猜灯谜,也有行人被挂满了灯谜的灯“墙”最顶上的一盏灯吸引了视线:“我要这盏灯!”
蜡烛点燃之后,朝着四面八方照耀出万道璀璨灯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现代歌舞厅蹦迪的灯球。
商人笑眯眯:“这盏灯叫做‘万眼罗’,是咱家的镇店之宝,不卖。”
喜好机关的学子难得书院放假,出来一眼就瞧中了这盏不一样的灯,他伸长脖子看着万眼罗的材质,一看就很昂贵:“这是不是用琉璃做的?琉璃才能反射出这么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