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用高温炕嘛,那面饼看起来也简单。
她丈夫在旁边笑呵呵看着:“想吃就吃,让娘给你做。”
自从天幕出现,教授了许多手艺后,家里农田施了绿肥产量比往年高了些,还学会了用豆子做豆腐,卖豆腐也能挣点粮食。有了多余的米面,给孩子做个饼子填填肚子就不会如往年那样吝啬。
谁不想把孩子养的更好点,还不是穷闹得。
妇人白了丈夫一眼,嘴上光会说,万一陶锅炸了失败了呢。
想了想,还是先用石头试试吧,实在不行,咬咬牙买口铁锅也不是不行。
“看完天幕,娘就给你做!”女子摸摸女儿L的头,眼神温柔。
晚上就试试,若是能成,日后能再多个卖锅盔的活计也好。
说起干粮,古代许多兵书只记录“阵法”,非常详细的、真实的行军过程反而不记录,以致于有些文人夸大的过程,除了写故事讲故事很厉害,行军上参考价值不大。
这里不得不夸一句《纪效新书》,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可以说是含金量非常高的一本兵书,不会打仗的人看了都得学会。不仅有排兵布阵、练兵习武,还有日常的干粮、军心等。不要觉得军粮军心不重要,知道古代多少士兵哗变仅仅因为拖欠军饷吃不饱饭吗?
最出名的士兵哗变,就属于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
东汉末年,出了一位因为朝廷拖欠军饷气到自己打进朝堂称霸的枭雄,名叫董卓;
明朝末年,因为朝廷没钱,多次拖欠军饷,多地产生士兵哗变。
于是朝廷索性开除部分驿卒,被开除的驿卒里有一个人,名叫李自成。李自成的“铁饭碗”丢了,没处吃饭,最后直接反了。
后来李自成打孙传庭,知道对方军中同样军粮不足,断了孙传庭的粮草,导致孙传庭战败,大明最后的战斗力也瘫痪。
。
“是啊,我们要求很多吗?我们拿命打仗,只是要求吃饱肚子而已,都不让我们吃饱肚子,如何去打仗!”
哗变的士兵很有话说。
他们吃不饱肚子,饿得浑身无力,兵器都拿不起了,怎么打仗?
战败了还要被追责,被砍头,反正都是个死,还不如吃饱了肚子做个饱死鬼!
明朝戚继光在自己的兵书《纪效新书》中也有记录戚家军的干粮,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光饼”的做法。
“光饼”是将面粉和好,擀成小圆块,可以加入不同的佐料做出不同的味道,然后放在碳炉里烤熟,做好之后中间穿孔用绳子串起来,如同串铜钱一样。士兵将这一串干粮挂在自己身上,饿了就扯两块下来吃。
这种有味道的光饼类似现代的石子馍,比较硬,但是口感和味道还可以,是比较可靠的干粮。
还有一种干粮,做法也被戚继光记录在《纪效新书》上:
将米二升,炒黄包
裹,一升研磨为细末,一升另外包起来。麦面两升,一升用香油作媒,一升蒸熟,六合用好烧酒浸泡,晒干,再浸泡,以不入为度,研为面粉,另外包起来。四合用盐、醋晒浸泡,以不入为度,晒研为末,另包。行军之际,非被贼围困至紧要关头,不许用。
炒黄、蒸熟、酒浸、晒干,加上盐和醋和香油,有一点点味道,还有足够的热量,能保存也能饱肚子。
至于味道,不能保证。
。
俞大猷故意捅了捅戚继光的胳膊:“好吃吗?”
戚继光假笑:“特别好吃,你想尝尝吗?”
“那算了。”俞大猷才不上当,这种干粮自己又不是没吃过,一个比一个难吃。
就算看起来花样百出,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难吃!
如果不是不好吃,军队怎么放心发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似“炒米”的米饭,把做熟的米饭晒干,作为军粮运输保存,需要的时候用热水一冲。
现代有一种“米茶”,有说起源于唐朝也有说起源于明朝,各种说法不同。不过顾名思义,是用米泡茶。它的做法很简单,把大米或者小米像是炒茶一样炒熟,炒到发黄喷香,干燥的炒米可以保存很久,使用的时候热水煮或者直接冲泡也能食用,就很香。
以上都是士兵随身携带的干粮,是行军途中尽可能节省时间时补充体力的做法。
还有伙头兵加工的食物,比如肉类。
同样为了保存的时间更长久,肉类一般需要腌制,最有名的军队肉类就是金华火腿。
在民间,金华人民坚持认为金华火腿的发明者是金华籍抗金名将宗泽,不过这个传说正史上同样找不到记载。
金华火腿有很多品种,隆冬腌制的冬腿、月牙形的月腿、烧竹叶熏出来的熏腿、白糖腌制出来的糖腿,和狗腿一起腌制而成的戍腿等。
。
南北朝时,出现了鸭肉包饭,甚至有因为临时改善伙食打胜仗的。
齐陈国大战时,战前陈国士气不高,陈国会文帝巡视,发现了士兵对军粮并不满意,吃得无精打采。
军中原本以麦屑为饭,以荷叶裹着吃,偶尔能吃一下麦饭已经不错了。
士兵吃着的麦屑连麦饭都不如,类似吃糠。各个显得无精打采,看起来战斗力更差。
陈国会文帝见状,立刻让人送来米三千石,鸭千只。
“把米和鸭好好做,让大家吃好点。”
非常朴实的话语,但是非常有效果。
军中的伙头兵看到白米与活鸭,兴奋地立刻开始宰鸭淘米,开始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