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要出关,离不开玉门关。
他想要连夜过关,谁知走到五峰山下装水时,被玉门关上的守兵发现,射箭差点射中。
玄奘没有退让躲避,选择骑马前去面见校尉王祥,陈述西行的目的。王祥被玄奘的宏愿所感动,就送玄奘过第一峰,并写信给驻守第四峰的族兄王伯陇。
如果说前面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到了西域佛国
就迎来了“温柔乡”。
伊吾国、高昌国都是信奉佛教,对玄奘极为礼遇,国王亲自迎接,各种礼遇。
高昌王请求玄奘讲经并为太后、王后受戒,恳求玄奘留在高昌颐养天年,赐予大量的黄金与赏赐,玄奘坚定地拒绝并且离开了。
后来高昌王与玄奘结为盟兄弟,写信给西突厥国王叶护可汗,洒泪送玄奘西去。玄奘抵达西突厥后受到了叶护可汗的礼遇,叶护可汗又给沿途24国的过往写信,并且派送使者护送……
除了国王的礼遇,玄奘并非没有遇到其他危险,西域也有歹徒,印度还有盗匪,差点把玄奘抓去杀了祭神。
真实的玄奘西行之旅,虽然没有《西游记》那么魔幻,但同样是困难重重。
历经了千难万险后,玄奘依然凭借着超强的毅力走到了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
学成之后,玄奘与戒日王举行无遮大会,舌战全印18国国王及大小乘、婆罗门、外道等五千余人参加。会上由玄奘以《会宗论》标宗,门上挂牌通示:任人出难驳破。会期18天,参与者无一人提出改动一字者。
无遮大会结束后,戒日王尊称玄奘为“解脱天”,骑大象绕会场一周,受到无尚尊崇之礼。
在取得无上成就之后,玄奘不忘初心,启程回国,在回国途中依然不平静。
他用大象驮着梵文贝叶经520夹,共657部,启程北上回国。返归途中,渡印度河时,玄奘遇风浪翻船,失落梵经50夹及奇异花种等。
只得在乌铎迦汗茶城停留50天,派人过河抄写,再继续北上。
玄奘在翻越葱岭时又遇到盗匪,抵达于阗时又被国王挽留……
好在,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大唐。
他28岁西行,往返17年,经历128国,行程十万余里,46岁终于回到大唐,完成了自己求取真经的宏愿。
当他回到大唐后,译经19年,共译出各种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开创了华夏翻译史上的新纪年——虽然是“文”,但这样一种精神怎么不能说是“侠”!
这时候伺候在玄奘身边的年轻和尚,正是帮忙玄奘翻译《大菩萨藏经》等梵语佛经和帮他记录著文《大唐西域记》的五僧之一的辨机。
玄奘看向欲言又止的和尚:“辨机啊,你有没有见到过武术高手?”
此时的辨机26岁,年轻俊美,风华正茂,态度恭敬而不失谦卑:“回师父,没有。”
“可惜了。”玄奘想起年轻时在大唐遍访名僧,又经历种种困难去海外求取真经的过程,眼里浮现一抹怀念。
他肆意一笑:“贫僧有哈哈!”
辨机对外界充满了向往,可惜,玄奘指了指带回来的众多佛经,笑眯眯拍了拍小沙弥的小光头:“佛经还多着呢,别做梦了,老实写书吧。”
“哦。”辨机乖巧地应了一声,看了看众多佛经,再次投身翻译的重大任务上。
他还不知道,他一生埋首于翻译梵语佛经引入中原,并且把中原经典翻译成梵语向外宣传后,还自己写著佛经,在当朝得到尊重,但是在宋朝和宋朝以后却被大肆造谣,让世人不记得他的功劳,只记得他与一位交集并不多的公主的风流韵事。()
“”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
唐朝府兵的训练除了角抵,还有蹴鞠。
无论是角抵还是蹴鞠,并不是给帝王贵族表演的娱乐性质,带有强烈的冲撞厮杀,经常有士兵在练习过程中折断手臂腿脚受伤。
在武曌执政期间,有了武举制度。给了平民新的上升途径,让平民习武之风更甚。
天幕放出了武曌的武举制度,非常详细,让天幕下的众多有心帝王快速开始抄抄抄。
武举分为4大类10大项,4大类是射、马枪、测力、材貌。
具体一点,射不仅仅有步射、坐射还有马射,即是骑马跑动时的射击,还有筒射,使用一种机械装饰射,射稻草人,射猎物,难度最大的是射铠甲,要求射中铠甲的缝隙“穿札”,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马枪是指马上使长枪的技能,将4个木头人立在墙上,在马奔驰时用长枪。刺中,类似攻城刺杀守城将士;
测力是负重,背负300公斤大米走一十步,还有举重并且举起来的高度差距不能超过一尺,要求力气大且平稳。
材貌相当于面试,要求考量身体条件和语言对答,对考生有一些智慧上的要求,可见唐朝并不提倡后世的“死读书”或者“无脑匹夫”。
。
“很好!”
西汉末年,马援看着天幕握拳砸手掌:
“希望我朝也有武举!”
不光帝王们快速做小抄,民间有意想走武举路的游侠力士也开始做笔记。
路边同样有力士在讨论这个问题:“论骑射没问题,力气我也有,就是这对答,不知道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