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全身是宝,还嫌我家桑树种少了。”
【华夏古代人工栽培桑树十分普遍,统治者对桑树种植十分重视,各朝各代均有对桑树的保护和滥砍滥伐的严格规定。百姓同样对桑树十分喜爱,比如一般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田地叫做“桑田”,像爱护传家宝一样爱护。】
【华夏作为农耕大国,在重视的桑树上不断地进行选种优化,形成适应不同地方的良种。】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已经育有鲁桑。
南宋时期,鲁桑传入太湖流域,与当地土桑嫁接后形成更适合太湖流域的湖桑。湖桑因为养蚕后产出的蚕丝极为细腻颇受喜爱。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记载了多种桑树品种,女桑、檗桑、荆桑、地桑、鲁桑等等,足以说明华夏的桑树品种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对桑树的繁殖、桑秒移栽、桑树间种、桑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都有完善的技术。
【蚕桑蚕桑,说到桑树,自然离不开蚕。】
【其实世界上不止是华夏有蚕,但是只有华夏将野生蚕驯化为家蚕。】
早在7ooo多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便已经现了半枚蚕茧化石,上面有明确的利刃切割痕迹,这说明远古时期蚕茧其实是用作食用的,远古先民曾经用石刀和骨刀切割蚕茧,取出里面的蚕蛹来充饥。
后来,人们研究出了缫丝技术,开始通过原始的缫丝技术来制取蚕丝,也开始有意识的选择体型较大和齐整的蚕卵进行人工培育,这才有了后面的家蚕。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嫘祖缫丝养蚕的故事吧?】
相传黄帝在种植五谷、修建房屋、明水井的时候,嫘祖带着妇女们上山剥取树皮,织麻结网,剥取兽皮制作衣冠。
一次偶然机会,嫘祖在桑树林中现了白色的蚕茧,引起嫘祖的兴趣。
她现蚕茧是野蚕吐丝结网后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于是带着蚕茧回家研究,最终研究出了缫丝的办法。
先,用热水煮过蚕茧,把蚕茧表面的胶质溶解后,再用树枝搅动送伞的丝状物,找到蚕茧的丝头,就可以从蚕茧里牵扯拉出柔韧的蚕丝——这就是缫丝技术的起源。
嫘祖还根据结绳织网的原理,进一步把蚕丝织成丝帛,制成衣裳,这也就是最原始的丝绸衣裳。
从此,黄帝下令保护桑树,和嫘祖一起带领先民开始植桑养蚕、缫丝制衣。
后世为了感念嫘祖,将她尊为“先蚕”,即民间
的蚕神,
帝王们举行“亲耕礼”时,
皇后也要亲自举行“亲蚕礼”。黄帝有“先农坛”,嫘祖也有“先蚕坛”。
【除了嫘祖这位原型应该是上古时期部落女领的缫丝明人,古蜀国王蚕丛相传也是一位养蚕专家。】
相传是蚕丛先将野蚕收集起来进行人工饲养,将野蚕驯化成家蚕。
——根据桑树的源地,以及后来巴蜀之地的丝织产业特色,这个传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古人喜欢将某人的功绩或者职业冠入姓氏作为尊称,比如姓张的猎户直接称呼为猎户张。
“蚕丛”不一定是姓“蚕”,应该是姓“丛”,养蚕做出了巨大贡献才被人称为“蚕丛”,后来他的部族被称为“蚕丛氏”,他统治的蜀国的蜀字,是一棵弯曲的桑树,树下一只虫——就是蚕,而构成。
“蚕丛”是古蜀国的第一任开国君王,也被尊称为“蚕神”,而诗歌里与他并称的“蚕丛及鱼凫”,鱼凫是古蜀国的第三任君王,主要的功绩是“教民捕鱼”,二者共同被蜀人尊为先祖。
。
“怎么又死了……”蚕丛在驯养的过程,先尝试把蚕卵放在有盖子的陶器中,结果蚕卵被闷死。
后来改用当地产的竹子做的细眼竹筐,不但透气性好,而且便于排除蚕沙,让蚕卵存活度一下子大幅度提高了许多。
【到明朝以后,华夏人现了新的蚕种——柞蚕。】
【之所以叫柞蚕,便是因为柞蚕吃的是柞树和槲树树叶,也能吐丝结茧,也能织丝成帛,因为柞蚕丝刚性更强,一般用于蚕丝被和蚕丝毯。】
远古先民很早就现了柞蚕蚕茧,但是人工放养比桑蚕的人工饲养要晚很多。
因为这种野蚕大面积成茧的现象罕见,所以当时人们把它当做“祥瑞之兆”。
天幕放出史料:“洪武二十八年,河南汝宁府确山县,野蚕成茧,群臣表贺。”
朱元璋:“……”
这样的祝贺不如不要,你还不如把蚕茧给他送上来!
好端端的新蚕种新纺织品,搞什么花里胡哨的祥瑞之兆,朱元璋只想骂地方大员是废物。
【明朝后期,山东近海一代开始放养柞蚕,技术逐渐成熟后成为了山区农家的主要副业。
到明末清初,文武百官普遍改用柞蚕丝做衣服。
清朝中期,柞蚕从山东先后传到陕西、河南、贵州、辽宁等地,辽宁等地至今仍然是全国柞蚕的重要产地。】
柞蚕之所以叫“放养”而不是家蚕的“家养”,便是不同于家蚕可以放在人工制作的木框中采摘桑叶喂养,是必须放养在柞树上。
在放养时,需要2米左右高的柞树,拴筐时约养蚁蚕万头,过1-2天后分移于1o-2o棵树上,以后再次分移于5o-6o棵树上,再分移到1oo-2oo棵树上。每次分移都随着蚕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蚕场,确保柞蚕能吃足柞树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