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此时的郑燮,已经先后被贬为山东范县知县、潍县知县。因为爱护百姓,郑燮在山东遇到灾荒时采取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的举措,引起了屯粮抬价的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屡次上奏折弹劾他。
郑燮已经听到朝中故人传来的风声,最近他可能要被彻底贬为庶民,再与仕途无缘了。
天幕称赞他的《竹石》诗,其实是他为自己的画配的诗,此时山东屡屡遭灾,郑燮不愿意贪污,同样囊中羞涩,已经靠在卖画维持生活。
听到友人的话,郑燮只淡淡一笑:“看来老夫的竹子不愁卖了。”
友人摇了摇头:“你本就诗、书、画三绝,现在天幕也认可了你的诗歌,想必朝廷很快会把你调回中央,重新重用你。”
他意味深长道:“你忘了,当今陛下最喜欢舞文弄墨。”
郑燮闻言,反而有了些茫然。
他都一把年纪,还能返回京城吗?
而且就算返回朝廷中央,大清如今的局势,一切还能挽回吗?
【日本有《竹取物语》,但其实华夏早就有类似的竹子传说】
()日本的《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故事,讲述竹子中诞生的姑娘“辉夜姬()”
1o;?()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高度相似;
《竹取物语》讲述一位老人在竹子里现一位小女孩,带回家中,3个月就长成了美人,老人为她取名为“辉夜姬”。
辉夜姬因为美貌,遇到了众多男子的求爱,后来有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辉夜姬分别向这些求婚者提出难题要求寻找宝物,最终求婚者都失败了。之后天皇也想强娶,辉夜姬披上羽衣直接飞上天宫;
华夏的《斑竹姑娘》讲述的是藏族青年朗巴从土司手下保住一株斑竹,斑竹里走出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后来姑娘同样遇到了5位权势青年求婚,并且同样用寻找宝物的难题拒绝了5位权势青年。但是结局是斑竹姑娘与朗巴从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明朝,被忽视的朱元璋恶狠狠道:“大明书生不是喜欢写小说吗?让他们去编!”
大明也不是没有诗人,但是天幕盘点写竹的诗歌时,竟然无一大明诗人上榜,连清朝都有,大明竟然没有!
但是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审美的,郑板桥的诗歌朱元璋同样看得出来写得很好,风骨卓然,也很适合他的胃口。
这样一对比,再一想到天幕说过大明书生文人沉迷艳。情小说和玩小唱,朱元璋又想生气了。
好悬地忍住后,朱元璋将怒气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看向自己的儿子们和满朝文武:“你们都别闲着,下朝后还想着喝花酒玩小唱?想都别想,回去给朕写诗歌写小说去,朕要检查!”
儿子们:!!!
父皇啊,你看看我们像是有诗才得人吗?还不如让我们去打仗!
大臣们彼此对视一眼,文臣还好,看到前朝后世的文人因为诗歌扬名,总有点不服输的心思。
但是武将就苦了,他们若是擅长文,何必去拿命搏前程?
实在不行,看来只能照着编了!
李景隆看着天幕,感觉难度不大:不就是在某个地方出生,再遇到某个恶霸吗?这种故事他也会。
他家的花园什么牡丹月季多得很,一种花来一个,一年365仙都给他编出来!
【《竹取物语》具有十分日式物哀的结局,《斑竹姑娘》具有十分华夏特色的结局。】
【且不说《竹取物语》到底有没有受到《斑竹姑娘》的影响,华夏各个民族都有奉竹子为祖先的传说。】
华夏古代从汉朝时期开始,华夏的南方就有少数民族流传着“竹王”的传说,比如彝族、苗族和土家族,他们族中的共同特点是认为竹子孕育了本民族的祖先。
广西的少数民族传说记载,开天辟地的太古时代,一个兰竹筒中爆出一个人
()来,他的面貌似猴类,出生就会说话,名字叫做亚槎。后来,他遇到了另外一只居住在梨树下的猴子,两人结为夫妻,他们的子孙就是罗罗——也就是后来的彝族。
广西彝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兰竹所生,因为把兰竹视为“祖竹”
。
。
刘彻闻言脑洞大开:“朕下次去打南蛮等地,直接扛着大竹子去,是不是就会让当地人直接拜倒臣服?”
主父偃默了默:“陛下,武王伐纣时期背负文王的木主,是为了表示孝道,要替父报仇替父完成使命,您背负别人的竹王,这是……”
给别人尽孝?
刘彻顿时黑了脸色:“闭嘴吧你!”
大汉虽然崇孝,也没有给别人的祖先尽孝的说法。
还不如砍了别人的竹子带回来自己用,那什么竹纸大汉就很需要嘛。
【古代书籍中关于竹子的图腾崇拜非常多。
“雨后春笋”“如竹苞矣”,起初是用来形容竹的生殖能力和生命力网上,带有生殖崇拜。】
【除了生殖崇拜,华夏古人还认为竹子有驱邪避凶的能力。】
大年夜,乡下百姓在家门口燃烧起了熊熊篝火。
他们把竹子扔进火堆里,一会儿就听到火堆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