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敢想象。
他杀了那么多功臣,但依然不缺大臣。
前朝南宋那样软骨头,被蒙元铁骑逼到绝地之时,还有几千大臣一起殉国,他以为大明至少比宋朝好,没想到如此不堪!
党争自古以来经常有,宋朝其实也有,主战派与主和派,改革党与保守党,牛李之争的牛党与李党,但没想到,大明竟然还有阉党参与。
朱元璋越想越触目惊心,难道,这些都是他带来的恶果吗?
永乐时期,刚刚设立了东厂的朱棣也在心虚:他设立东厂是为了制衡锦衣卫,想不到后世竟然演化成了阉党和东林党之争,这阉党,不会是东厂吧?
明宪宗时期,刚刚设立了西厂的朱见深怀疑的目光投向汪直:他一直觉得太监是没有根的人,只能依靠皇帝,但是大明竟然亡国于阉党与东林党之争?阉党不会是西厂吧?
可让他放弃使用太监,又有些舍不得,太监比大臣听话多了。
感受到最大依靠的怀疑,汪直吓得立刻跪下:“陛下,臣没有毁坏三宝公公的航海日志!臣立刻去找!”
他下定主意,让太监们都动起来。只要让陛下感受到,阉人也可以实实在在的好用,陛下定然舍不得放弃西厂。
【烧毁郑和航海日志的官员,到底是出于对阉党的憎恶,出于对郑和宦官身份的介意故意毁坏,还是单纯因为迂腐,现代已经不可知。】
【但是我们知道,当华夏的水果错过了展期,到后面就只能被迫展。】
新疆是苹果的起源地,但是在华夏并不受重视。
在古代,苹果有多个名字,西汉时期被叫做“柰”,因为酸软口感,一直是配角。
但是当新疆野苹果被国外带走,与欧洲野苹果结合,并且被不断育种改良后,就有了现代又红又甜的苹果。
2o世纪,美国人经过不断地育种后,成为了现代苹果的主要产地,然后美国水果商们带着“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宣传口号,来到了山东烟台,同一时间带来的,还有烟台梨,在当地开始了大量种植。
。
“这个蠢货毁坏我们文官的名声。”
明朝的文官集团听到毁坏郑和航海日志,骂骂咧咧道。
“都动起来,找航海日志的找航海日志,研究水果的研究水果。”李三才作为东林党的中流砥柱,一直以来反对的事宦官干政,提倡实干,他自己也以身作则。
()“我东林党为国为民,
就算打击阉党也是为了国家为了陛下,
怎可背负亡国骂名?”
他担忧地看着天幕:如天幕所说,现在大概已经是明朝末年。党争进入水深火热阶段,民间百姓生活也民不聊生。只是现在,再重视农业是否还来得及?大明还有救吗?
【华夏的水果从名字上就很有意思。】
枇杷,原产地就是华夏,因为叶片形似琵琶,谐音得名为“枇杷”;
以产地命名,比如哈密瓜、沙田柚,原产地是新疆哈密和广西容县沙田;
以形态复合命名,佛手柑,形似佛手,味道恰似柑橘;
还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
比如菠萝蜜,产自古印度,被尊为“佛果”,隋唐时期与佛教一同传入华夏,当时被称为“频那挲”,是梵文的直译;宋代之后改名为“菠萝蜜”,“菠萝蜜”是佛教用语,意思是“顿悟”“到达彼岸”。
。
“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长孙皇后念出佛经里的原文。
李世民轻轻叹息一声:“被后世的蠢货气得上火,还好观音婢给朕熄火了。”
不然,他也要气得头痛。
每次看到后世各种奇葩君臣,李世民就要感慨自己的幸运。
“还是朕的爱卿们可靠。”
大臣们何尝不是同一种想法,“还是陛下好!”
一时间,对比后世君臣关系,大唐的君臣融洽,无比和谐。
【本土水果能从名字上看出来,外来的水果同样能从名字上看出来。】
胡萝卜、胡瓜之类带“胡”字的瓜果,一般是两汉、两晋时期,由西北6路引入中原的;
番石榴、番荔枝、番木瓜、番茄之类带“番”字的,大多都是南宋到元明时期由“番舶”从海外带入的;
洋芋之类带“洋”字的蔬果,大多是清代到近代被引入。
【当然,明朝也有正面例子,比如桑基鱼塘之类,这样的综合性农业其实无论是对桑树还是养鱼业都是很大的帮助。】
【人要吃得杂才能营养丰富,哪怕是贵族老盯着肉吃,也容易得富贵病。比如糖尿病,在古代叫做消渴症,基本就是富人专享。还有一些肥胖症,也是偏食只吃肉类的缘故。】
【对植物来说同样如此,大自然会生长各种各样的植物从来不是偶然,在人类看不到的地方,生物链同样竞争激烈,能存活下来都是物竞天择的选择,反而因为人类的干涉才容易出现物种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