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被认为是最贤明、最谨慎的继承人,但他只是皇帝的侄子,被认为血统不够正宗;
福王是万历皇帝的嫡孙,但是好色、贪婪、无知,口碑极差。
史可法原本是支持潞王,但是凤阳总兵马士英支持福王即位,甚至用上了威胁。
史可法身为南京兵部尚书,原本想为了顾全大局支持福王,然而恰在此时,天幕出现了,并且预告了清军后面的大屠杀。
“潞王!必须是潞王!”史可法看出马士英还要反对,一句话冷冷地怼回去,“若是清军俘虏我等,福王敢殉国尽忠吗?”
马士英还没说话,就清晰地看到福王瑟缩了一下。
马士英:“……”
你是真的废物啊!烂泥扶不上墙!
【不提这些气人的事,回到农业。】
玄烨:说是不提,你这一提,天幕下不知道多少汉人看得再次
对满清心生恨意。
可是让他否认都没法否认,
这时期离顺治朝没多久,
清军入关后大屠杀的幸存者还活着,但人口经历战乱后少了许多。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大力安抚,要拉拢汉人地方势力的原因。
再不安抚,全杀光了,治理一个光秃秃的中原,谁去种地,谁去养八旗子弟。
【康熙时期,康熙颁布圣旨,“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该政策实施新添人丁不加征丁银,从此政府只收地税,以1711年的丁数收定额丁银;】
【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实施“摊丁入亩”,该政策是赋税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把丁银加入地亩,从此丁随地起,丁地合一,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刺激了人丁的新增;】
【因为这两项政策,盛世时期,清朝农民的税务一度是历代最低的,在农作物产量丰富、税务轻松时,华夏人口突破了3亿。】
【虽然这样的一度,也仅仅是一度。
从乾隆末年开始,已经多出了额外的加派和勒索苛捐杂税,到嘉庆年间越来越频繁。】
弘历猛地一握拳:“仅仅是一度?”
乾隆是他的年号,天幕第一次说“康乾盛世”时期他就知道是在说自己。
但是每当天幕看起来像是要夸他时,话音一转,夸就变成了损。
这一次也不例外。
“末年就多了苛捐杂税,定然是那时朕年纪大了,官吏欺上瞒下。”弘历快地找到理由,“这些奸诈的官员,朕果然还是得好好盯着!”
“人丁和田地合二为一?”嬴政有些心动,尤其是看到人口破3万万后,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是很快,他自己摇摇头,否定了这个税务政策。
丁口税是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税钱来源,田地是固定的,但是人丁是可以不断增加的。
但“摊丁入亩”并不是每个朝代都适用。
高产的粮食,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缺一不可。
他们即使知道了,在当前的环境下,尤其是人丁少好几倍的情况下,并不适合改变。
不过可以记录下来,留着后人,等条件成熟了也可以有个参考。
【人口剧增除了因为土地政策,还因为高产粮食到了清朝时期的种植技术已经很成熟,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明清上面完美呈现。】
【前面说到了美洲来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番薯,高产油料作物花生,为什么没有另一个高产农作物土豆呢?】
【因为土豆突然在大明也出现过,但是因为不受重视很快消失,在清朝时期经由西方再次传来,而它更高的产量也带来了更高的人口。】
土豆最早在明朝的万历朝出现过,徐光启曾在他的《农政全书》中留下了一段简单的记录:“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
但是很快,伴随着徐光启在内阁次辅的位置上病逝后,土豆的身影也在大
明消失了。
一直到清朝康乾年间,直隶、京津等地的地方志中,偶尔有“土豆”
或者“地豆”
的身影;
到了嘉庆年间,土豆开始出现在四川贫民的餐桌上,被当地人叫做“洋芋”——这个“洋”字能表明,这个时候的土豆是重新从海外传来的。
道光年间,人口越来越多,洋芋作为救荒食物,开始朝山西、贵州、云南、陕西等地普及。
【后世学者根据二者的名字已经培养方式,得出结论:大明时期的“土豆”与清朝的“洋芋”已经不是同一栽培品种】
【大明的土豆来自美洲,是“安第斯亚种”,是来自美洲的原生品种;大清时期,欧洲人经过百年时间培育的新品种,是早熟“洋芋”,是已经被驯化改良后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