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贵族族长去秦国当官,怎么,还想把秦国当成齐国呼风唤雨呢?灭国之人有点自觉好不好,能给你们妻女一个机会已经不错了,别得寸进尺。
贵族们铩羽而归。
他们尴尬地意识到,秦王选择族中女眷恐怕是因为觉得女子为官对秦国没有威胁。而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男丁,反而遭受到了厌弃。
秦王是不是真这么想的不重要,反正吕雉就要营造出这种局面。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是没道理的,女子当官之后还真不一定能像族长一样全心全意为了家族奉献。
毕竟她们又不是从小按照家族继承人培养的,被洗脑的程度有多深很难说。
况且人入了官场之后就很容易改变思想,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生物。倘若族人能给自己提供帮助也就罢了,要是提供不了,她们还会不会拉拔族人可就不好说了。
吕雉不管那么多,她只要保证在她这里女官不会被男官顶替就行。
她自己以后也是要入朝的,女官数量越多,对她越有利。哪怕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更顺遂,她也不能任由男子排挤其他女官。
事实上秦王政和扶苏这么做,确实有自己的深意。
扶苏以他的多年经验总结道:
“虽然同样是接纳六国旧贵为官,女子当官和男子当官差别
还是很大的。”
当初由于旧贵族总是找机会造反搞事,扶苏干脆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因为搞事的基本都是男人,很难看到女眷主动出来领头。扶苏便怀疑女眷或许和男丁不是一条心,于是严格筛选了一部分没有反心的贵女,允许她们入朝。
大秦二世的女官制度,起初就是因此开始的。
事实证明这些女子确实不乐意跟随男丁造反,之前日子过得不好时可能还想过。有机会当官了,立刻非常现实地抛弃了那些造反的念头。
什么都比不上自己掌握权柄。
贵族女子迅速和造反者完成了割席,还在族里拉走了一波喜欢安定的族人。然后这波人推举女官成为新的族长,带领他们在大秦扎根,欣欣向荣。
等越来越多以女官为首的旧贵族势力将日子过好之后,依然坚持复国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旧贵族本来就是在为失去权势而不满,扶苏重新开了给他们掌权的口子,哪还有什么可闹的?
哦,大约是当不了官的男丁在闹。
问题不大,等女官制度稳定之后,扶苏又开放了对安分守己的旧贵族男子的入朝限制。
这下除了一心造反的家伙,其他人都满意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没人再愿意去做掉脑袋的事情。
接连几轮的权利洗牌,把原本稳固的贵族家族翻来覆去折腾了一个遍。到了最后,那些家族各个都大变样了。
且不提部分以女性为族长的家族,就算依然是男性掌权的家族,族中掌握话语权的人也进行了大换血。
一个家族对外表现成什么样,和族长以及其余族老息息相关。当掌权者尽数更迭过后,它还是当初那个家族吗?不,它已经是新生的贵族了。
在这之中,洗牌效率最大的一次,就是女官那次。连族长都直接换性别了,其余族老基本也被替换成了女性,堪称大换血。
这个过程还出现了意外之喜。
扶苏说道:
“贵族原本喜欢联姻,以女子婚事作为交换达成两族合作。但女子当上家主之后,总不能让家主嫁出去。”
家主不能出嫁,那么就要选择入赘。可大部分贵族男子是不肯接受入赘的,所以女家主和女族长们更倾向于找落魄贵族成婚。
这样的人没有大贵族的骄傲,却有一定的家底,教养出来的孩子不算粗鄙。而且入赘后不会威胁到女家主的权柄,算是很不错的选择。
更有甚至,发展到后面干脆连落魄贵族也不选了,而是在庶民里挑选配偶。族中会资助一些有天分的庶民读书学习,这样养出来的人同样不差。
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贵族间的联姻因为女子掌权的关系,远不如男子掌权时盛行。
身为君王,当然更乐意看到贵族们无法靠姻亲联合。
秦王政仔细思索:
“权利洗牌,倒是个好主意。”
要打破贵族稳固的格局,让他们再无闹事的能
力。与其一味地从外部施压,倒不如让他们内部自行瓦解,确实省力许多。
秦王政此前就在疑惑。
天下一统之后不需要大量士兵征伐四方了,会有很多男丁空出手来。秦国虽然缺少基层官吏,却不是因为男人不够,只是单纯地因为上过学能当官的人不够。
既如此,培养新官吏时不见得非要增加女子进学的名额,只收男子也是可行的。那时的大秦还没到女子不进学做官,朝廷就延续不下去的地步。
那么为何在扶苏的朝堂中却出现了大量女官?是什么导致他打破男权为上的固有思维,选择给女子一个表现机会的?
现在秦王政明白了,原来扶苏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瓦解旧贵族原有的家族体系。
秦王政当真思考起把六国旧贵都改造成女子掌权的可行性。
考虑了片刻之后遗憾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