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只有广撒网,不断扩大基数,一定能找到某一方面的专精人才。”楚星澜信誓旦旦。
听楚星澜这样说,王怜花就皱起了眉:“你想让我开宗立派?”
古往今来,所有广收门徒的,自然都是宗派之流,王怜花避世已久,让他出来选个弟子继承自己衣钵已经是他的极限,一想到开宗立派,王怜花自己都觉得头大。
楚星澜摇了摇头:“我知道前辈或许会嫌弃麻烦,但是前辈,其实也无需前辈全部亲自教导,我有一计,可以让天下诸多治世能臣为前辈遴选合适的继承人。”
楚星澜这话一出,王怜花顿时有些危险的眯起了眼睛。
楚星澜却犹觉自己说出的话带来的震撼还不够,抛出的砝码也不足以吸引这位眼高于顶的前辈。于是,她更石破天惊地加了一句:“简单地说,如果我们操作得当,可以让天子也为前辈打工。”
好家伙,王怜花直接惊了。他本就是极为狂傲之人,但是哪怕是他最狂傲的时候,也说不出天子为他所用这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话来。
他该说这丫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她真的有点虎?
虽然被楚星澜的狂言惊了一下,然而王怜花又岂是个怕事的人,他对楚星澜说的这一计还真的有点好奇。所幸如今他们是在金风细雨楼,王怜花自信此间之言不传六耳。他倒想要听听,这丫头能够说出多么石破天惊的主意来。
王怜花悠闲地叉了一块蛋糕放入口中,对楚星澜挑了挑眉:“你这一计够野啊,说来听听。”
楚星澜说让“皇帝替王怜花打工”这个话,倒也并非虚言——汝听,人言否?更可怕的是,这种厥词在楚星澜这儿居然不是虚言,她有在认认真真的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从楚星澜看到《怜花宝鉴》的第一刻起,她就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吸引楚星澜的并非是其中诡谲的江湖武功,而是包罗万象的天文、医学、数学、外语、农业、物理等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的一本书,实在是太有研究的价值了。而且王怜花是个急性子的实用派,他写的书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反而深入浅出,详实易懂,抛开武功的部分,简直算得上是一本学完了就能上手操作的工具书。
楚星澜说传承者学习不到九成,实在是有些危言耸听。删除了一下里面的武功、毒|术等等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部门,楚星澜简直没有见过一本比《怜花宝鉴(纯享版》更适合当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的书了。
长风有信(七)
“我家小婶婶,怕不是个天才?”
楚星澜的提议,小皇帝简直拍案叫绝。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楚星澜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的设想,小皇帝听得当真非常心动。
现在他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正站在一个时代的拐点上,想要支撑起大齐的发展,仅靠楚星澜一人那是远远不够的。
倒不是说圣贤书无用了,但是和圣贤书相比,目前大齐更需要的是科学技术的迭代与革新。小皇帝几乎是敏锐地发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含金量,所以对相关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才更加迫切了起来。
楚星澜忽悠王怜花说可以让皇帝替他干活,从无数的大齐子民之中筛选出合适继承他衣钵的人,小皇帝又何尝不是打着让全天下的人替他干活的主意。
一个人的智慧有限,但是很多人呢?他们大齐人口基数众多,每个人都为国家的发展添一把火,这座时代的巨轮才能够真正行稳致远。
楚星澜说动了王怜花之后,她本打算让叶孤城去劝说小皇帝,却没有想到小皇帝在听到了楚星澜的相关设想之后大呼“天才”,并且很快地就着手实施了下去。
王怜花以为自己的中原之行是收个徒弟、把秘籍塞给他、让他自生自灭……啊不,自行领悟就完事了。
王怜花没有想到的是,他此来中原,很快就被扣下。删减和补充教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是王怜花又不能容忍把自己的心血交出去让人随便糟|蹋,所以他只能亲自操刀。
当然,小皇帝毕竟不是什么魔鬼,在王怜花同意将《怜花宝鉴》改编成大齐的科普性教材之后,小皇帝迅速集结了手头可以用的各科人才,组建了一支教材编写队伍,帮助王怜花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这一本教材的补充和修编。
至于如何普及义务教育,那倒是一个长久的工程。小皇帝打算先从今年的国子监开始,逐步扩大这本教材的运用,将它推到比肩四书五经,成为科举的必考科目的高度。
王怜花原本对楚星澜说能让皇帝帮他筛选弟子之事还心存几分疑惑,但是当他听皇帝说准备将自己的《怜花宝鉴》纳入三年之后科考范畴之内的时候,王怜花才真正有了一点实感。
王怜花狂傲一生,没想到最终达成了一个让他自己都吃惊的成就——这天底下有几个江湖人能够让皇帝为自己办事的呢?而他仅凭着一本《怜花宝鉴》就做到了。
王怜花是真的觉得这件事足够他对着沈浪吹到一百岁。
不过,楚星澜作为一个接受了美利坚教育,根本就没有经历过高考和中考的人,居然不经意间推动了大齐的中考与高考制度的建立。面对这种结果,后来的楚星澜自己想一想都觉得她还挺恶毒的。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谈。
叶孤城有时候觉得楚星澜就像是某种任务发布机器,她随便抛出来的一个小点子,就够小皇帝带领着一群人忙活许久。不过这也很好,叶孤城是真的觉得小皇帝太闲的时候就很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