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水之后,用一双狼毛制作的画笔细细的涂抹着。
涂抹均匀之后,就需要给灯笼安置灯源了。
将蜡烛,固定在灯笼底部,并确保蜡烛不会倾倒就行。
最后检查一下灯笼是否安装牢固,还可以给它安装细绳,绳子的一端绑着灯笼,另一端绑着手柄,以便悬挂或人们手持。
最后,桑恬将蜡烛点燃。
整个火红色的灯笼照着众人的脸犹如深秋的枫叶。
虽说绝比不上现代的手电筒那么明亮,但在黑夜中也是一方灯火,可以照亮人前行的道路。
“哇!桑!虽说没有多两趟,但着实好看!而且也很方便,我们要是夜里行路,就可将它拿在手里!”
“是啊,也可以挂在屋里屋外照明,看起来也是很有烟火气息。”
“诶,我们还可以将部落里的这几条路和上石山的路点上灯笼啊!这样夜里上下石山也就不怕摔跤了。而远远的看起,整个部落亮堂堂的!一点都不孤寂,很有人情味!”
桑恬也很赞成他们的想法。
桑恬还没来时的部落,那才叫一个凄凉。
没有油灯,只要天一黑,不管族人有没有事儿,或是要干什么。就只能窝在山洞里,亦或是摸黑。
最多族人会点燃火把,可他们不知道在火把上淋上动物油可以延长火把燃烧的时间。而且轻微一晃,火把就会熄灭。
可后来桑恬来了,有了油灯。
族人就会在山洞里点上油灯,一个嫌不够亮的,点上五六七八个,整个屋子也就很亮堂了。
他们也终于不用逼自己早早躺下,点上油灯聊天也好,缝补也好,处理食物也好。
总之,比摸黑可是要好很多。
可夜里一到,族人就会关上竹门,放下兽皮帘。
整个山洞外还是漆黑一片。
也许是桑恬见惯了现代的灯火阑珊,这样的场景让桑恬觉得,一点都不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感觉就是荒山野岭一般寂静吓人。
确实黑的有些离谱,更何况,确实有不少族人夜间会出来。石山路上和广场底下的路完全一点光亮都没有。
确实是时候该给这个部落添些烟火气了。
反正部落里的动物油多到离谱,根本不怕耗费。
说干就干。
几个人合起伙来制作灯笼。
他们也都听了桑恬的建议,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个灯笼,最后也可以绘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
就比如朵,她正费力的做一个兔子灯,光框架就缠了四十分钟还没弄好。
而木呢则做了天鹅的样式,说是要送给洁。也同样的做了大半天没做出来。
桑恬呢就做了一个简简单单的正方形框架,最后给鱼片上了朱红。
又用嫩黄色画上了腊梅,用褐色画了树干,然后还用了白色点缀了一些积雪。
活脱脱一副是深红色的宫墙旁凌寒而放的腊梅。
好看极了。
几人这会儿做的,自然是给自己的。
路上挂的灯笼不用这么精细,也不用做的如此好看,能照明就行。
于是后来,几人还是做最简单的灯笼,圆的方的三角的……最后涂上一些不同的颜色,也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
直到凌晨五点,几人一共做了五十个灯笼。
想来怕是只够石山上的这条路。
几个雄性找来了一些树干,插到缝隙中,雌性便把灯笼给挂上。
忙碌中,不少族人都起来了。
一掀开门帘就见这几个小年轻沿着一条上石山的石头台阶路干活。
这条石头路的一半都插着一根树干,树干上挂着不同形状、颜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