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放在他前世的那种娱乐小报或者乱七八糟的新闻上自然是没什么,但是放在正儿八经的政策宣传上,那肯定是负责宣传的人脑子是浆糊做的。
大恒新闻报诞生就是为了增加一个官方与百姓们之间的沟通渠道,这一点始终是最重要的,绝不能因为其他原因而让步。
更何况,有些消息也并不需要过多的描述就已经足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就比如游郑冬……
头版头条的标题虽然一板一眼的,但却用最简单的句式表达出了核心的思想,尤其是标题里还指出了贪污这个关键词,这样的词汇对于百姓们来说是极有吸引力的。
要是像最开始的几位葫芦娃成员拿出的文章,满篇华丽辞藻赞颂监察院的第一次行动,百姓们看不看得懂都是一回事。
如今大恒认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想要认字需要花费的钱财实在是太多,别看大恒新闻报在京城中卖得热火朝天,实际上更多的人都是凑在一起听认字的读书人念报。
陆执安看着汇总上来的销量信息,一点都不意外。
大恒新闻报的首日销量是九千八百份。
这个数字其实有些出乎陆执安的意料。
如今京城的常住人口也就十几万,百姓节省,即便是买报,一家人也只会买一份,然后轮着看或者读,全京城也只有一万户出头的人口,报纸却卖出了近万份。
他原想着第一天能卖出去个四五千都已经是很高的预期了。
“殿下,报社那边传来消息说,今日报纸卖得太快,原本印来打算卖半个月的量都已经消耗了个七七八八,所以他们现在正在加紧赶工,免得供不上后面的需求。”
侍棋站在陆执安的面前,说。
“行,你让他们依据卖报速度估算着来印,只今天一天就卖出这么多,等到消息传出去,只怕是附近的几个州府也都会有人来买,注意不要积压就行了。”
报纸所为是公,所以价格直接压到了两枚铜钱一份,这样的价格,连稍好一些的纸张都买不起同样的大小。
所以为了压缩成本,制作报纸的纸张质量上并不是特别的好,毕竟资金有限,即便是亏本也要尽可能少亏一些,节省开支。
同样的,为了节省开支,自然是要尽可能不积压报纸的,那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报纸发行的首日目前来看可以说是一炮而红了,至于它的具体影响力能有多大,还是要看后续的发展情况才能摸得准。
陆执安并不急,这份报纸上他可安排了不少的东西,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注意到。
和陆执安一样开心的还有陆远平。
他不是虚荣的人,但是今日的头版头条风格实在是太明显了,百姓们得知了消息之后谁能不称赞一句陛下圣明?
虽然这夸赞可能只是大家随口一提,为的也只是处理游郑冬等人这件事,未必是真心认为他是一个圣明的君主,但这是个好的开头不是吗?
和陆执安一样,他清楚许多事情并不是当时就能见成效,所以在确定了报纸买的不错,风评也不错之后就安下心来,处理起政务。
陆执安最近比较安分,没有再给他“添乱”,但是他却比以前更忙了。
主要是监察院初创,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上报到他这里来拿主意。
并不是说公仪广能力不行,而是当下监察院的具体职权范围还不够明确,为了避免犯忌讳,有时候也是为了请求支援,所以上报的消息会多一些。
“也不知道那个臭小子什么时候能给朕帮帮忙,而不是一天到晚的给朕添乱。”
陆远平叹息一声,虽然这乱他还挺乐意收拾来着。
次日一早
报纸上刊登着的监察院衙门地址就被京城的百姓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都是为了那句征集线索来的。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线索,这不是还有人想要看看线索的热闹来着。
另一方面也是想要亲眼确认一下这个监察院是否和他们说的一样,要为百姓们监察百官。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官员都是高高在上的,可从来没有人打出过为百姓的口号。
这让百姓们生出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但是,眼见为实,所以大家都想要证实一下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将监察院大门围起来的百姓之中,真正有线索想要上报的人反而并没有多少,而且因为如今这喧闹的人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打起了退堂鼓。
这么多人看着,若是其中有他们想要检举之人的亲眷手下,岂不是要把自己暴露在他们眼中?到时候他们这种升斗小民可经不起这些大官儿们的报复。
好在人群喧嚷,大家都格外兴奋,倒是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极少数不对劲的家伙。
但是百姓们没有注意到,可不代表有心之人没有注意到。
穿着寻常衣裳的人不着痕迹地混进人群,十分熟络地拦上了一个人的肩膀,看上起像是熟识。
被揽住的人下意识就想要挣脱这个陌生人,却在听到对方说了什么之后停下了动作,而后像他们来时一样悄无声息离开了人群。
牛大富局促地站在厅中,一双眼睛不知道看哪里比较好。
他总觉得自己和这种高门衙门格格不入,忍不住伸手拽了拽自己略短的袖子,让自己看上去尽量体面一些。
带他进来的人已经走了,说是去请他的上官来,临走之前还让人给他上了茶水。
牛大富知道自己是个粗人,他怕自己一不小心犯了什么忌讳,再惹了这些大人们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