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子自然是不会去怀疑这上内容的真实性,毕竟是主子亲手给他的,还让他抄录。
而这样的书却要把原件交给太子,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主子想要太子学习这些知识,另一种则是……这些知识本就来自太子。
乙子正在磨墨的手一顿,为自己这个想法震惊。
他们这些暗卫虽然极少出现在人前,但却可以说几乎是看着太子长大的,太子接触过什么样的人他们很清楚,那些人里绝不可能有人会懂这样奇特的知识。
而主子身边若是出现了这样的能人异士,为了确认真实性和安全性也肯定会让暗卫去查探对方的背景,但是暗卫近期可没有小队出动调查。
也就是说,这一摞资料只能是来自于太子殿下了。
这样一来,主子让他来抄写资料的原因也就清楚了,连带着也有了后面半句,让他带着乙字小队回东宫复命的命令。
暗卫中早晚要拨人去东宫,这一点大家伙都知道。
甲字小队是主子的近卫,肯定是不能动的,所以不作考虑。
乙字小队是外出执行任务的第一梯队,重要性仅次于甲字小队,所以大家的猜测中,拨去东宫的小队极大可能会是丙字小队或者丁字小队。
只是没想到,他们还是低估了太子殿下在主子心中的重要程度。
这后半段的命令明确就是把乙字小队给太子的意思。
要知道,作为二号小队,乙字小队负担了整个暗卫中三分之一的外探任务,可以说是中坚力量、得力干将了。
而陆远平却毫不犹豫地把他们给了陆执安。
对于太子的重视不言而喻。
这件事对于乙字小队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在陆远平这里,他们很难超越甲字小队的地位,毕竟甲字的十二个人可以说是日夜守护在陆远平的身边,也是他最信任的一个小队。
而如果去到了太子的身边,此时太子身边还没有任何的隐藏力量,乙字小队过去之后不仅会得到极大的依仗,未来可能还要主导太子身边暗卫的组建工作。
看上去像是降了级,但是以陆远平对陆执安的态度来看,他们的这次调遣反而可能会变成明贬暗升。
想明白了这些关节之后,乙子就收敛了心神。
主子将抄录文件的任务交给自己,这信任还是甲字之下头一份的。
这是他在主子手里的最后一项任务了,必须好好完成才行。
然后带着还算不错的履历去到小主子那里,为他效力。
乙子自然是没有炭笔的,只能挑了最细的羊毫来抄录,尽可能地复制这份文件。
因为用笔不同,即便是全天候的抄录,乙子也足足耗费了五天的时间才抄录完毕。
等到他将抄录版本送到陆远平手上,然后召集乙字小队去找陆执安复命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中。
这一日,朝堂上热闹地像是炸开了锅。
政绩考核政策已经颁布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官员们战战兢兢地过了好些天,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好像当初的那个政策只是他们做了一场噩梦。
因为一切都很平静,所以大家也就慢慢地放下了警惕,逐渐暴露本性。
直到今日。
皇帝上朝以后,甚至都没有等他们上奏,就率先让何书宣读了一封圣旨。
圣旨大意是,免除监察御史游郑冬在内、共计七人的官职,革去功名,押入天牢,等候发落,同时命金吾卫围了这七人的府邸,一只蚂蚁都不许放出去。
这样雷霆万钧的处理方式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毕竟在此之前他们可没有听到一点风声,对于这七人所犯下的事什么罪名也一概不知,而恐惧,往往就是来自于未知。
一时间,大殿之上只剩下了几个将将缓过来神的罪臣们喊冤的声音,其他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
陆远平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他们哭嚎,诉说着自己有多么冤,像是在看什么好戏。
万籁俱寂,只剩他们几人仿佛被灭了门一样悲切的哀嚎,起初还不觉得,时间长了就连他们自己都开始觉得仿佛有些尴尬。
陆远平按着他们逐渐收了声,这才冲着何书扬了扬下巴。
“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他们做了什么事,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陆远平早已经做足了杀鸡儆猴的打算,所以也没有打算给这七个人留面子。
为了造成足够的震慑力,他特意等到了六个人的证据全部收集齐全的这一天,为的就是体现出监察院的行动力,在这些以为风波已经过去了的官员们头上高高悬起一把铡刀。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分组盯梢练手的时候目标是六人,如今圣旨宣布的却是七个人……
调查过程中发现官员之间相互勾连,于是多一个人上了猎杀名单,这样的事并不算意外。
事实上,如果不是人手不足的话,这六个人能牵扯出来的绝不只一个,拔出萝卜带出泥,各级官员串联之下,再多十个人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剩下的那些人罪名相对轻一些,所以只能暂时放过,先处理掉危害最大的那一个。
这七个人中有人藏得并不算深,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被调查了个七七八八,但有的人就比较会做表面功夫,以至于把这件事一直拖到了现在。
不过这也给了陆远平充分利用这件事的余地。
何书手里拿着的,是批量印刷出来的七个人的罪状。
今日上朝的官员人手一本。
除了这些,早已经蓄势待发的报纸,在今日上朝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在全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