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前世有什么矿知名度最高,那自然属于是煤矿了!
正巧,前世的煤矿大省依旧还在大恒的疆域之内,当年这个省可是靠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几乎供养了半个国家的消耗。
而陆执安有印象的露天煤矿厂,就在这片区域。
并且,它的位置还特别好记,就在黄河几字弯右上角附近的朔州!这个矿是当时国内要开采的最大的露天煤矿,陆执安也是无意中看到了它的资料才记了下来。
他将位置指了出来:“这里,朔州,派人去找,如果能找到地表或者浅层,有黑色的不知名矿石,还可以点燃,大概就是煤了。若是真能找到煤,我们的猜想就能有六七成的可能性。”
六七成的可能性不算很高,但考虑到背后的牵扯,也不是不能奋力一搏。
“现在离入冬不远了,先去确认一下情况,去过要派人出海,怎么安排还需要细细斟酌。”
出海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即便是最老练的渔民,这个时代也不敢轻易远离海岸,捕鱼也都是在近岸,想要横跨一片不知道有多远的海域,谈何容易?
“这点我没有意见。不过说起入冬,爹,我又想起来一件事。”
陆远平:……
“你小子现在是一点都不掩饰了啊,说吧,又想起什么了?”
陆执安嘿嘿一笑。
“冬日寒冷,百姓家中多是靠烧柴取暖,每年冬季耗费很大,买柴的支出也不算低。我刚刚想起来,那个世界的北方,唔,大概就是这个位置。”
正好舆图还在,陆执安就伸手戳到了前世东三省的方向。
“这里的人们每年都会采取一种特殊的取暖模式,从而保证家里的温度足够高,可以满足生存需要,甚至还要嫌弃温度太高。”
“不过,那种模式需要的东西太多了,我也不懂,但是,在一百年前,这里有一种我们现在也可以做到的取暖方式!”
“那边的人管它叫做炕,如果要形容的话,就是给炉子的出烟口搭一个通道,让这个通道从床下过,弯弯绕绕铺满整个床底。”
“这样一来,只需要在炉子中生火,烟气带来的热量自然而然地穿过路径,整张炕也就暖和起来了,连带着房间里的温度也会比外面要高。”
尽管陆执安已经在尽可能的用更简单的语言来和陆远平来解释了,可是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该不懂的还是会不懂。
不仅是他,就是陆执安自己,在说的时候都快把自己给绕晕了。
好在该表达的意思都已经表达了出来,那就是——炕可以帮助百姓们过冬。
陆执安前世就是在东三省度过的童年,在孤儿院请师傅来搭炕的时候还帮了把手,不然也不会知道它的原理。
孤儿院的孩子们缺衣少食,可以说,就是因为炕的存在,他们这些孩子才能够有那么高的存活率,而不是陆陆续续冻病冻死在冬天。
而且,烧炕用的是柴火,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比较容易获得的燃料了,本来冬天取暖就要用柴,所以搭炕对于百姓们来说,除了要花钱请工人之外,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想到这里,陆执安就有些待不住了。
中秋节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眼看着离冬天已经不远,他得赶紧把炕给整出来,再教会一批匠人,这样才好给百姓们做工去。
而且……
陆执安瞄了一眼陆远平。
他今天拿出来了那么多东西,就算是老爹不信他的话,看在他很有用的份上,应该也不会舍得杀他吧?
陆执安不想死,所以为了保命,他只能努力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好告诉陆远平,留着他远比杀了他更划算。
说完炕的事,今天这次突然开始的商谈就算是告一段落了,陆远平也确实需要时间来仔细思考陆执安到底是什么情况,他说的话可不可信。
所以,在叮嘱他对羊毛和炕的事情上点心以后,就放他离开了。
离开御书房之后,陆执安也没有回东宫,而是直奔将作监。
因为他手上有活,所以陆远平刚才已经让何书去向他的另外三位任课老师请假去了,今天一天剩下的时间都可以由陆执安自由支配。
而想要找干活的匠人,那必定就是要去将作监了。
现在他跟将作监的大匠农祁山也算得上是熟人了,且暗卫已经调查过他的情况,用起来自然就比较放心。
所以,陆执安一到将作监,就让农祁山找瓦匠和织匠来。
听到陆执安的要求,农祁山有些为难。
瓦匠还好,将作监里登记在册的瓦匠并不少。
但是做针线活的织匠,他们这里还真没有,手艺好的绣娘和织匠大多都在另一个部门,不乐意和他们这群大老爷们混在一起。
陆执安看着将作监中干得热火朝天、大多不修边幅的匠人们,十分理解地点了点头。
大恒的男女大防不算严格,但也还是有的。
而且这里吵吵闹闹的环境,也确实不适合需要安静的纺织和针线活。
“行,那你先给我找十个瓦匠,让他们去东宫等我。”既然都已经出来了,陆执安自然是要把这件事给安排好的。
主要是羊毛的处理方法他还不清楚,这点需要专业人士去研究,算上研究时间,这件事也有些紧迫,陆执安就当自己是活动腿脚了。
不过,这些人就不能放在东宫里看着了,虽然他才十岁,可这些人吃住在东宫的话,很难保证外面没有人拿有色眼镜看她们。
所以,他们的住所还需要孟梓华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