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又有人找上了孟泽鹏。
吃得正香、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注意过这个情况的孟泽鹏:……
“啊?你们也有?原来不是姐姐给我的独一份?”
武将们:……
孟泽鹏一开始是真的以为这是皇后姐姐对他的照顾,毕竟锅里的汤底他也吃出来了,是大骨炖出来的汤,也是他为数不多愿意喝的汤之一。
可是和别人交头接耳一阵后,他发现仅仅只是他们这一片,汤底是大骨汤的就有三四个,还有两三个鸡汤,一个菌汤。
孟泽鹏挠了挠头,联想到了大家平日里的口味。
“我怎么感觉我们各自锅里的汤,好像都是我们平日里爱吃的做的?”
他大约已经明白了这背后的含义,但还是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给抖落了出来。
姐姐做这些就是要跟这些臣子们暗示的,那他完全可以替姐姐把暗示的内容说出口。
大臣们听了孟泽鹏的话,越想越觉得靠谱。
只是这殿中的官员数量多达数十人,想要调查清楚他们的喜好可是一件繁琐的事情,皇帝是哪来的人手来做这些事?
众臣心中一凛。
其实这段时间一来,大家对于陆老爹这个新帝也有了几分了解,知道他应当是有一些背后手段在的。
毕竟即便被废,他也曾经是太子。
就算他真的像之前表现的那样,想要远离朝堂过安稳生活,其他人登基之后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一家。
真的想要保平安,陆老爹手里肯定是要留一些底牌的。
先前大臣们就一直在猜这底牌的力量有多大,但也一直都没有往太大规模上去想象。
可今天锅底这件事上的一点点表现,却让他们心中一惊。
看来……皇帝在暗中的力量要比他们想象中的强很多。
调查一个人的生活隐私和习惯不算难,但要是调查一群人的呢?
这个信息在众臣之间逐渐传开,原本喷香的锅底似乎也失了几分美味。
他们的皇帝皇后,好像都不是简单人啊!
师傅
中秋宴席开始的时候气氛冷凝,等到最后,不管是谁都带上了言笑晏晏的假面,好一番热闹景象。
宴席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大殿中央还陆续上了一些表演节目,更是把这点热闹引向了高潮。
以至于等到宴会散去,陆执安还隐约有一种全世界都失声了的错觉。
繁华散去,一家四口转道去了离得近一些的凤仪宫。
陆风致年纪小,早已经撑不住疲惫的感觉,在嬷嬷怀里睡去,孟梓华把她安排在了凤仪宫偏殿,然后拉着父子两个进了正殿。
端了一天的架子终于可以卸下,即便是孟梓华这样的武将之女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在大树村的生活虽然不说富足,但也足够悠闲,以至于她的身子骨都开始有些惫懒了。
这也就是已经适应了两个多月,不然今天这场大戏结束,她还要更累上几分。
现在虽说宴席已经结束了,但它产生的后续影响还没有结束,他们三个人聚在这里也是为了这件事。
虽然陆执安才十岁,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小大人了,更何况他还是既定的储君。
所以在商量一些朝中大事的时候,夫妻俩也不怎么避着他,反而会拉上他一起讨论,如果陆执安有疑问的话,他们也会在这个环节中给他做出解答。
陆执安不知道别的皇帝和太子是怎么相处的,但是就凭他以前看过的那些历史资料来看,他们这种模式应当是独一份。
但各种情况都有各种情况产生的缘由,陆执安相信陆老爹,像是他们一家这种情况,古往今来估计也是头一份了。
今天一家三口聚在这里主要是为了一件事——太子太师。
陆执安已经十岁,按理说要不了两年就到出阁的年纪了,但他此前从未接触过相关的教育。
过去两个月他们夫妻俩一个梳理前朝一个排查后宫,都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管这件事,只是随手点了个比较信任的文官来担任太子宾客一职,主要任务也只是给陆执安突击补习宫廷礼仪和人物关系图。
但现在总算是腾出一点时间,陆执安的教育问题立刻就成了当前最紧要的事情。
事实上,不仅是太子太师,按照规制,东宫的官员队伍实际上是按照迷你朝堂的模式来的,大小官员数量零零碎碎加起来能有上百人。
不过其中最需要精心安排的,实际上就只有顶层那一些,最重要的,就是太子的师傅宾客们了。
师傅宾客实际上是简称,细分下来有十个人,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一人,外加宾客四人。
陆老爹先前给陆执安安排的太子宾客,就在这一队列中。
师傅宾客这个行列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太子的老师,负责教导太子各项事务,而除了师傅宾客,东宫所属还有负责太子起居的三寺,以及模拟文武结构的四个大型机构。
陆老爹这会儿想要定下的,主要还是三师三少,陆执安在这段时间里虽然补习上来了不少知识,但都和治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这一项也是十分紧要的。
但陆老爹也知道陆执安的性子,不耐烦枯燥无味的教学,以往在家里他手把手教的时候这小子就闹得鸡飞狗跳的,如果给他指个合不来的老师,只怕是东宫永无安宁之日。
三师三少中,师是负责教文化方面知识的,傅是教武,保则是负责安全,他们今天要定的,就是太子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