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到当初先帝对新帝夫妻俩做出来的昏聩事迹,无论是谁,此刻都说不出指责他们的话。
大臣们看着明显要比他们厚上不少的蒲团……不,蒲柱,止不住的眼角抽搐,最后只能撇开视线,来上一个眼不见为净。
更何况,能混在官场上的大多都是人精,再不济也是个会察言观色、顺风而行的,没有谁敢对这个情况出言置喙。
他们这位新上任的皇后,可不是以往那些以夫为天的内宅妇人,当初这位小皇子还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她就敢带着孩子在刺客包围中杀进杀出,一路护着新皇脱险。
皇后这护犊子的个性和她父亲如出一辙,他们要是敢随便让她的宝贝儿子受委屈,她就敢让他们老母在宫中没脸。
谁敢赌?
懂事的闭了嘴,不懂事的没风可跟,于是灵堂之上安静的有些诡异,只有间或传来的抽泣声和火盆中火焰噼啪的声音响起。
跪在最前面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周围没有人,陆执安甚至还能找到空隙闭上眼眯一会儿。
他这些天来因为要突击学习宫廷中的各种礼仪和注意事项,晚上睡得晚,又每天一大早就被薅起来,睡眠时间实在是不足。
学习的时候还好一些,因为在一对一教学,他也能打起精神来,但现在在灵堂里安安静静地跪守,他这困意顿时就涌了上来。
像往常一样,陆执安只在灵前跪了半个时辰,就又被凤仪宫来的女官给叫走了。
凤仪宫是皇后寝宫,在举行完登基大典之后,皇帝皇后就分贝入主中正殿和凤仪宫,不过更多的时候,陆老爹忙完之后还是会直奔凤仪宫而来。
那冷冰冰的中正殿有什么好待的?哪里有他之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时候舒服。
现在睡惯了的炕头虽然没了,但老婆孩子都还在不是?
所以当陆执安到了凤仪宫时,看到的就是正在陪陆风致玩的父母。
“爹,娘。”陆执安象征性地行了个礼,然后凑了过去。
倒不是他不知礼,不称呼他们为父皇母后,而是陆老爹和媳妇儿一致认为,叫父皇母后太生分了,还是叫爹娘听着顺耳。
他们都这么要求了,陆执安也只能就这么做,即便是礼部的官员总是忍不住念叨这样不合礼制,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安儿来了啊,那就让人传膳吧,吃完饭你们父子俩好好聊聊。”孟梓华看着自家儿子,笑眯眯地说。
在这种事情上,陆老爹向来都是听从自家媳妇儿的,所以默认了她的安排。
因为还在孝期,所以一家人的餐桌并不算特别华丽,除了一碗陆风致的蛋羹以外,其他的都是素菜。
但是御膳房向来最擅长用一堆山珍海味去衬托一种食材,看到一盘类似于开水白菜的蔬菜时,陆执安眼皮微微一跳,不过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用膳结束后,孟梓华陪陆风致玩了一会儿就去哄她睡觉。
陆执安和陆老爹则是去了凤仪宫的小书房。
陆老爹并不是每一顿饭都在凤仪宫里吃的,初初接手一个国家的政务,又是在远离朝堂这么多年后,即便是年少时就已经有了贤名的陆老爹,此时也难免有些忙乱。
今天他过来,主要还是为了立储的事情。
太子是一国储君,也是江山未来的继承人,定下太子人选向来都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
不过陆老爹只有陆执安一个儿子,自然也没有其他的人选可以纠结,储君之位是必定会落在陆执安身上的。
而作为江山未来之主,太子的册封典礼自然不能马虎对待。
但是陆老爹也知道,他这个儿子平日里最不耐烦的就是一些没有必要的礼仪流程。
前段时间的登基大典,如果不是对一切都还不太熟悉,并且以他的身份不可能不去参加,只怕他也想要撂挑子。
那么太子的册封典礼,他们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流程了。
陆老爹曾经也是当过太子的人,虽然当初那次典礼距离现在年代久远,但他依稀还有一些印象。
反正……那个繁琐程度显然是不符合陆执安心理预期的。
为了避免他到时候再跟礼部的人闹了幺蛾子,他觉得还是提前和自家的大儿砸商量一下比较好。
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这一次碰面。
先帝已经停灵四十五天,明天就正式下葬皇陵,也是时候把册封太子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陆执安听了自家老爹的话,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当太子这件事早就是他们一家人心中的共识了,现在不过是来讨论一下删减流程,何必大惊小怪。
陆老爹早已经让人把历代太子继位时的礼仪规章都规整了出来,今天来凤仪宫的时候让近侍何书也一并带来了,这会儿他直接拿给了陆执安看。
陆执安也不客气,对着记录一通比划。
当然他不知道,当这份修改后的规章交到礼部尚书的手里时,对方都快要哭出来了。
这……这么简朴的册封仪式!他真的不会得罪太子吗?!
虽然说现在这些决定都是太子自己的意思,可难保他未来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不会把责任推到他的身上啊qaq
不仅仅是礼部尚书,其他大臣们也都有些意见,觉得这样不够庄重。
不过陆执安和陆老爹也有应对方法,别问,问就是先帝山陵崩不久,太子及后宫众人仍在民间所说的孝期内,虽说宫中向来都是以日易月,但为国丧让路实属应有之义。
而册立太子只是为了江山稳固,也是为了安先帝在天之灵,不过是减免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