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媳妇马上响起的鼾声,孙大壮只能自己睁着眼,开始想着顾垣的事,不知不觉也就睡着了。
从村里到镇上的距离可不短,许多村民为了赶集,又舍不得公交车费,天还没亮就爬起来赶路,他们身上大多都担着自己要卖的东西,也没有影响他们的脚程。
顾垣和唐春丽则是天微微亮的时候出发,等到村口的公交车站时,正好卡点,公交车从前一个村开了过来。
“到哪?”售票员瞧见又上来三个人,连t忙招呼着让他们找位置坐下,自己背着收票袋走过去。
“去镇上。”顾垣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纸币递给售票员。
麻溜地找零,给了两张下车票,售票员就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继续等着下一个站要上来的客人。
这会儿坐公交车的不算多,不是送孩子出去,大多数人家都舍不得这要卖许多鸡蛋才能赚到的车费。
唐春丽和顾垣坐在后排,顾兰颖则坐在了他俩前面的单人位上。瘦小的顾兰颖抱着自己的书包,侧头看着窗外的风景。
这一路上,她都没开口和父母说一句话,昨天是她第一次因为父母的事接触到村里的人,顾兰颖忽然开始怀疑,自己学习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她觉得自己的父亲并不是骗子,毕竟又哪个骗子会因为东西太多还亲自送回去的。
可,顾兰颖心里的另一道声音又在告诉她,她父母的确是骗子,不然家里为什么没有人下地干活,还能一直有钱的?
就这样胡思乱想到停车,顾兰颖下车,和父母挥手道别:“爸妈,我去上学了。”
“去吧,在学校好好吃饭,好好学习。”唐春丽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两块钱,叮嘱了闺女一句。
捏着手里的两块钱,顾兰颖忽然有些愧疚,她因为听同学说自己的父母是个骗子,就一直对家里人咄咄逼人,可她明明知道爸妈都舍不得吃好吃的,不舍不得花钱,每天都还愿意给她两块钱,让她坐车去上学。
“谢谢妈妈,”顾兰颖收好两块钱,扑过去抱住了唐春丽,声音带着沙哑的哭音,“对不起爸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高中的。”
说完,还不等唐春丽反应过来,顾兰颖转身朝着学校跑,压根没给父母说话的机会。
看着闺女奔跑的背影,唐春丽第一次觉得自己闺女长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你说,闺女今天这是怎么了?”
“孩子长大了,也知道心疼父母。”顾垣拍拍唐春丽的肩膀,“你去买东西吧,我到河边去了。”
在路口分开,顾垣背着里面啥也没有的挎包,边逛着这儿的集市,边朝着河边走去。
原来的河边有棵大树,‘顾垣’喜欢坐在那里等客人上钩,一是因为这里算是角落,不会有太多人关注,二则因为树是个很好的避人眼目的地方,如果有公安要过来了,‘顾垣’也能率先通过这棵树逃跑。
随手把挎包放在地上,顾垣随地而坐,背靠着粗壮的树干开始假寐。他今天什么都不打算干,就准备在这儿待到唐春丽买完东西,然后去路口集合。
只是顾垣坐下还没多久,就有个妇女从河对岸匆匆跑过来,她一路东瞧西望的,不知道再找些什么。
直到她在树下又瞧见了顾垣,这才松了口气,两步跑到顾垣面前,急急喊人。
“先生,先生,我家真的出事了,能不能麻烦您上门去瞧瞧事儿?”妇女再着急也不敢大喊大叫,现在距离红小兵的年代虽然已经有段年头了,但那时候留下来的阴影到底深刻,让他们现在连做事都有些畏手畏脚的。
听到有人叫他,顾垣睁开眼,看见面前的人,微微挑眉道:“发生什么了?”
“您上次说我家有东西在闹,让我带了符回去,头几天是有用,但是,但是……”想到家里的那些事,妇女感觉后脊发凉,开始她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想法花钱买的,谁知道家里还真有东西,“后来那到符自己烧着了,当天晚上我家大丫就说家里的井边有个人,然后那东西越来越凶,这些天家里都没人敢睡觉了。”
“你有亲眼见着吗?”顾垣抓住重点,反问。
妇女老实摇头,表示自己没有看见过闺女说的人。
顾垣勾唇笑了下:“这样,你把这东西带回去,今天晚上躲到窗下,瞧瞧井边是个什么东西。”
没想到顾垣这次不仅不跟她回去瞧瞧,也没有卖东西给她,妇女有些由于,看着顾垣手上的一根树枝有些犹豫。
“这根树枝能管用吗?”妇女质疑道。
“这是十年桃枝,桃树至阳,当然有用。”
听见这是桃枝,妇女连忙道谢接过,她转身就想走,但又想到家里的事,连忙停下脚步,向顾垣讨要一个住址,好第一时间能够去找顾垣救命。
“这事倒也不严重,但你要是不放心,到时候也能去找我。”顾垣原本不想给对方地址,可瞧着这人的确有些疑神疑鬼的,只能把地址告诉对方,“你在这里坐公交车,在大沟村下,沿着路直走,鱼塘左边就是我家。”
在嘴里念叨了几遍找到顾垣的地方,妇女连连道谢,如获至宝般捧着十年桃枝又匆匆回了家。
唐春丽买完东西已经是中午,走到路口的时候,她发现顾垣已经站在那里,也不知道等了多久。
“你在这等了多久,也不知道先找个地方坐着。”唐春丽来到丈夫身边,说着心疼他的话,还从挎篮子里拿出个玉米饼塞给他,“饿了吧,先吃点,等回去我给你做小鸡炖蘑菇,刚刚搞了点山货,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