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楠俊知道自己确实把墙弄花了,下意识的把亲交叠在一起,就算他要俯视姜莎朗,也不敢理直气壮,因为确实是他蹬坏的。
从姜莎朗的视角上来看,金楠俊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熊熊祟祟,一米八多的大个子此时一点用处都没有。
最后押金还是金楠俊付了,他总不能让姜莎朗什么都没干却白搭五万块钱,不然的话玧琪哥可能会在宿舍随时给他使眼色。
随时的接受从闵玧琪那小而聚光的眼睛里传来的杀意,谁受得了啊!
这次姜莎朗是负责人,不是剪辑师,剪辑部分有专门的小组负责,不过她还是把自己想到的点子跟剪辑的组的人说了,大家集思广益,这样才有意思,如果制作组不采纳别人的意见,那就没办法逗乐大部分观众。
《血汗泪》回归非常成功,公司只有他们这一个组合是主捧,所以当然会把能用上的资源都用上,他们越赚钱,公司就越富裕。资源和邀约越来越多,偶尔有一天不用上班也不用练习的时候,姜莎朗还要拉他们去拍runbts。
“为什么要现在就拍呢,不是一个星期就能剪出来了吗?明年才播出,现在就要拍了吗?”大家都有点累,好不容易有一天休息,还要拍综艺,综艺一拍就要一整天,还好是公司自己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这要是在外面,就连坐下还要看前辈脸色。
“存稿啊,咱们公司的优良传统,你懂的,万一以后抽不出来时间,还可以拿旧货顶几周。”这确实是bighit的优良传统,在公司内部的资料库里有好多没公布的视频和照片资料,如果以后有什么活动可以用上,公司就不用费尽千辛万苦的把大家凑齐了,发个存货就行。
以后遇到同样是文娱工作者的朋友,她甚至可以开启“嘲讽模式”,对那个每天赶稿的人说:“runbts都有存稿了,你都没存稿。”
到时候她可能就是整个行业的公敌了。
但姜莎朗在拍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闵玧琪开始说大叔笑话了,在只熟悉防弹成员的人中,金硕真是最会说大叔笑话的人,但要知道,姜莎朗是个济州岛人,就算她本人没在济州岛长大,但她爸是土生土长济州岛人啊,姜莎朗不经常说,但只要说一个笑话,就一定会让金硕真开始擦玻璃。
闵玧琪最近喜欢说大叔笑话是被姜莎朗的爸爸带的,岳父和女婿交流非常亲密,姜莎朗她爸甚至邀请闵玧琪做客,还说如果休假的话,会带着闵玧琪去钓鱼,海钓!
姜莎朗本人都没去海钓过!
“他去了住哪啊,总不能住酒店吧。”姜莎朗抱着holly,钻进闵玧琪和爸爸的视频里,住酒店不是很容易被发现吗?
“我会让古丽把民宿空出来的。”他家在济州岛的民宿是:二层、家族、别墅、民宿,租金一天可以上千那种,她算是看出来家里对闵玧琪很满意了。
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已经到了,姜莎朗一直不像韩国人那样重视初雪,对姜莎朗来说,只是下了雪的一天而已,不过下雪意味着另一件事——繁忙的年末又要来了。
都会姜莎朗提前“存稿”,不然等开播后他们也没时间录制,更新时间不固定,会损失很多点击,她的钱也就会随之偷偷溜走。
阿米之家在日本的官咖三期会员见面会上播出,中文的粉丝很有钱,他们可以为了参加见面会特地跑过来,他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就是微博,但团体资源博在微博上就那么几个,而像aicuz这样从出道就开始跟的站子当然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人。
本来他们都没注意,但后来出了资源之后发现,“金阿米”的房间里挂着的两张手幅,全都是aicuz出的,这个站子一共出了两张手幅,而且都是限量,现在全都挂在了这件房子里。
一时间aicuz的微博底下全都是问号,粉丝们不知从何问起,是应该告诉aicuz“你出的手幅被防弹用上了”还是应该问“你是怎么把手幅送到公司的?”
其实姜莎朗一直做的很好,她没有偏颇哪一位成员,所以一直以来也没人探究皮下到底是谁,但这次真的是太巧了,一共就挂两张手幅,两张都是aicuz的,她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公司这么喜欢她?
公司方面也在想办法,这的确是考虑不周,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才行,官方是自然不能出来随便说话的,不然显得太掉价,而对于姜莎朗来说,aicuz这个站子就是她的官方,她平常只会用小号发日常,突然让她发一篇解释的言论,她还真不会了。
“现在youtoo不上不是很流行rootour吗?你可以做一个,然后带出你加入公司的这个信息,公司会马上发一个花絮视频,里边有你。”这个视频当然也不能用aicuz账号来发,要用姜莎朗的小号来发,站子点赞引流。
姜莎朗的私人微博乱七八糟,之前她剪辑的视频也上传过微博,还有不少粉丝呢,有时候她还会发一些日常,不过从来都对防弹少年团和工作上的事情缄口不言,清理起来也方便。
视频发出去之后,姜莎朗迅速切号点赞,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露脸rootour里,姜莎朗在视频的开头就和粉丝们说了,这间房子是防弹少年团用来拍阿米之家的地方,也是她的家,顺便还提了一嘴自己在bighit工作。
把所有能说的东西都告诉粉丝,总比粉丝自己扒出来乱猜强,aicuz在中国为防弹做了什么本来就有目共睹,粉丝变同事是兵行险招,如果玩不好,粉丝就会跑到公司下面刷“为什么让粉丝进公司”,但如果玩好了,这就是一段“因为有了偶像,所以有了努力的目标,从追逐变成并肩”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