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官宦世家还是乡村家族,没有父母关照的女孩,在没有资格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的年代,会过得非常艰难。
在按户数征税征徭役的年代,民间百姓普遍是不分家的。哪怕兄弟之间闹矛盾,会分开吃饭,但是在户籍上依然不愿意分家。
不分家,就意味着有一个大家长来管理所有事,这其中也包括财产。
哪怕是唐朝,唐律也规定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得有私产,就算女子可以在外工作、卖绣品挣钱,但是这些钱是要上交给父母,由父母保管的。
如果闹的严重点、父母也愿意妥协,就给子女一点存私房钱的机会,但是大头还是得交给父母。
如果父母不愿意妥协,那就可以告子女“不孝”“忤逆”,这在古代是个大罪,可能被流放服刑。
这也就意味着,若是子女不受宠,哪怕有挣钱能力,父母偏心点,你的财产都回不到自己手上。
你再努力干活挣钱,嫁妆的丰厚也不是你说了算。
男子成年为丁,还有继承家产、继承丁田的机会。女子在有些朝代的法律上有部分继承机会,实际上却是经常被忽略的,给不给那小小的一部分全看父母的良心和宠爱。
这也让女子迫于形势,摸索出最适合她们发挥的道路:“争宠”。
争父母的宠爱,争夫婿的宠爱,争公婆的宠爱……
若是不争,就可能被忽视、被刁难、被克扣物资,是真可能导致吃不饱穿不暖、冬日没有炭火和冬衣活活冻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在整个社会都在如此驯化女子的大环境下,她们并没有多少选择。
当宋朝的“中产阶级”给家中女儿洗脑“割肉侍亲”才是孝顺时,为了父母的宠爱、为了夫婿和翁婆的宠爱,她们也只能这么做。
有多少人真能扛住周围的流言蜚语和身边最亲近人不断地“劝诫”呢?
哪怕是在看似选择变多的现代,女子被身边人催魂催育时,明明自己不想也依然顺从地“听话”,明明自己不想吃那些生子或者催乳的补品依然选择“听话”,最后还是得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噩梦。
在没有机会看到更辽阔世界的古代,这些女子也只是做出了顺应时代的选择。
【可是,随着伤势不断严重,事情开始变了。
丈夫为她请了大夫,开了药剂,也每日给她煎药疗伤。
但是丈夫嫌弃她身上和房间里挥之不去的药味,再也不来她的房间。起初还只是家中的侍妾和外面的青楼,后来直接要开口纳妾。
婆婆开始感激她的付出,后来就开始心疼请大夫买药花费的钱财,也开始嫌弃家里总有大夫和药味“不吉利”“晦气”。
公公开始时得意于家中因她而得的“好名声”,但没多久就嫌弃她“身子弱”“不能生”,每日光顾着吃药怎么生儿子,他怎么抱孙子?
甚至当她因为丈夫急着纳妾有些心酸、暗自垂泪时,公婆都开始明里暗里的指责她。
婆婆说:“家里太冷清,多点人口热闹些。你身子也不好,让其他人为你分忧,你专心养病岂不是正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公公说:“你家也是规矩人家,我们家一代单传,不能到了你这断了香火。这规矩,你做人媳妇应该懂。”
她能怎么办?
为了显示自己家教没问题、显示自己没有怨恨,她只能撑着身体,张罗纳妾喜宴。
为了家中喜事的氛围,这几日她不但不能继续吃药,还得日日熏香,好让药味散尽。
丈夫感激她的付出和大度,在纳妾之后,与妾室恩爱一段时间似乎又想起了她的好,开始经常回她的房中。
她想着妾室得意张扬且更为年轻貌美的模样,为了子嗣,为了宠爱,开始彻底停药。
果然,丈夫似乎也更想先生出嫡子,免得妾室先产子被人说“宠妾灭妻”。
一番努力后,她顺利怀孕了,好运似乎终于降临在了她的身上。】
“终于苦尽甘来了!”
各种揪心的妇人听着别人的故事,仿佛在看自己的人生。
哪怕自己没有割肉割心肝,但是各种疼痛的付出在婚姻里一定是有的。
当听到小说里的女子终于被丈夫感激、还让她怀孕了,妇人们顿时就像看到了虐文大结局,看到了女主苦尽甘来获得了大圆满结局,开始觉得自己的付出也是会有好的收获。
她们为女主高兴,也为自己的未来饱含期望。
她们说出自己最真情实感的祝福:
“果然是孝心感动天地,这不就怀孕了吗?”
“一定是儿子!一定是一胎得子!”
“只要有了儿子,地位稳固,有个妾室也不妨碍什么,就当奴婢使唤得了。”
“让主母生儿子,让那贱人只能生女儿,日后嫁出去给主母儿子联姻拉拢人正好!”
同样是女人,她们热情地议论着,已经把“妾”和妾室没影子的“女儿”的未来安排的明明白白。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一刻,她们与自己厌恶的男人,表情高度相似。
【就在主母安心养胎、对自己未来的儿子满怀期待时,公公却突然病倒了。
主母主动请缨去照顾公公,被丈夫称赞一声孝顺,哪怕自己大着肚子身体不便、哪怕割肉后的伤势未痊愈隐隐作痛,她心里依然是得意的、骄傲的。
直到丈夫新纳的妾室的到来打破了一切。
妾室端着肉汤走到了公婆面前。
她面色虚弱发白,声音娇柔地说道:“公公生病奴家实在忧心,听闻姐姐割肉侍奉婆母,奴家来为公公割肉做汤,希望公公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