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谦的预计中,曹操要复征徐州,至少也得今年秋收之后粮草充裕才行。
谁知,曹操压根就没想过在兖州筹措粮草,而是直接盯上了东海的粮草!
以迅疾之势,奇兵出泰山道,直奔东海东部诸县,不仅打了陶谦一个措手不及,也让曹操有了足够的钱粮军资来提高士气。
两军对阵,士气对胜负有密切关系。
如曹刿论战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诸葛瑾以士气断胜败,亦是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在郑牧看来,诸葛瑾对胜败的断言,过于简单了。
郑牧手指城下徙家的乡民,问道:“子瑜可知,这些人为何要徙家?”
诸葛瑾轻蹙眉头,不假思索地道:“自然是为了躲避战祸。”
郑牧不置可否,又问道:“但这些乡民,又有几个人读过士气之论呢?”
诸葛瑾右手托着下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郑牧的提问。
郑牧徐徐又道:“乡民不识胜败,却依旧选择徙家躲避战祸,只因曹操凶名在外,留下来福祸难料。”
“《道德经》有言: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此为仁者胜战之论。”
“曹操以奇兵拔五城,于兵法而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计颇为精妙。”
“然而,此计能拔城却不能服人,若兵锋势不可挡,自然能震慑不服;可若兵锋受阻,只需一败,曹操在徐州就无立足之地了!”
败?
诸葛瑾吓了一跳。
说曹操不能破郯城,就已经让诸葛瑾吃惊不小,现在郑牧又言曹操败一阵就无立足之地,诸葛瑾更是惊骇,那可是曹操啊!
去年,陶谦趁着曹操跟袁术争锋,走泰山道入兖州,破泰山,略任城,兵锋何等的嚣狂!
然而,曹操一面以曹仁在泰山郡抵挡陶谦,一面率主力沿亢父道南下彭城,完美的演绎了兵法中的“围魏救赵”和“以逸待劳”,泗水一战更是斩杀陶谦兵马万余人,将陶谦打得龟缩郯城。
若非曹操军粮耗尽退兵,哪里还会有复征徐州之举?
曹操这几年,东郡败黑山白绕,兖州破青州黄巾,匡亭败袁术,彭城败陶谦,用兵越来越娴熟。
对于曹操的用兵之能,诸葛瑾是深感忌惮的!
诸葛瑾断定陶谦赢不了曹操,故而舍弃琅琊家业,随叔父诸葛玄南下。
“子武兄,曹操怎么会败?”诸葛瑾摇了摇头:“去年曹操以劣势之局尚且能反败为胜,如今曹操兵锋士气正盛,根本不是陶使君能抵挡的!”
郑牧招了招手,身后一虬髯恶汉递来羊皮地图,地图上有城池、山川,亦有曹操的行军路线、陶谦的兵力分布等。
“郯城以东,有沭水和马陵山为天然屏障,曹豹若要阻挡曹操,必然会在马陵山依山下寨。”
“曹操聚五城盐粮,若走旱路,延时费日,因此曹操必然会走游水东进,在马陵山对面的羽山下寨,寻机渡过沭水。”
“两山之间,是游水河谷,这里地势开阔、平坦,不易伏兵,又适合骑兵冲杀。曹豹要阻拦曹操,必会择选此地为战场。”
诸葛瑾扫了一眼地图,疑惑道:“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传闻孙膑破庞涓就在马陵道,曹豹为何要放弃山道险要,而选择游水河谷作战?”
“以短搏长,如何能胜?”
郑牧提笔,再次划了一道行军路线:“其因有二。”
“其一,据险道而设伏,必须在敌人必经之地,或以利诱敌深入,然而马陵山南北绵延百余里,曹操又善于奇袭,想预判曹操走哪条路渡过沭水,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二,郯城危急,小沛的刘豫州必然会率兵驰援。刘豫州有杂胡义从千余,又有丹阳兵四千,若跟曹豹合兵一处,亦可跟曹操正面一战。”
“唯有选择游水河谷为战场,曹豹才能避免曹操偷渡沭水。”
诸葛瑾紧蹙眉头:“子武兄,你就如此肯定,刘豫州若跟曹豹合兵一处,就能击败曹操吗?刘豫州虽有骑兵千余,但麾下四千丹阳兵初随刘豫州,未必能如臂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