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家里还是有点远见的。在劳动力足够的情况下,都会供养一个孩子去读书。只是好多也只能供养到小学,中学那个不光要靠本事,还得经济实力跟得上。因为,杜曼只有小学四年才能减免大部分课本费用,能让贫苦人也承担得起读书的费用。
说明一点:就课本免费这招他们还是跟夏国学的。上年级的用完留下给下一个年级的用,每年入学的孩子只要交一点维护费就行。
小学是四年制的,开的科目不多。只有数学、外语、自然和语文四门课。
学完能不能做什么,就看自己本事了。
夏克拉三百多万人,还真有不少是读完小学甚至是中学的。
如果你读过点书,还正好会点泥瓦匠的手艺活,那爽了。
绝对是孟凡等人眼中的人才了!
招聘大军轰轰烈烈狂冲的时候,国内定制的活动板房也到了。
夏克拉造廉租房的消息已上传到了全平台,而反响更是超出预期。比起夏国观众的激烈,外网观众似乎更加癫狂。
他们疯狂留言吐槽自家政|府,说他们还不如一个地主。
好吧……s、b等国经济下滑不说,还搞党争,对于国内日益增多的流浪汉、疯长的物价已是顾不上了。
这也导致了民众不满。
简单来说,看到一个小国家的地主都在想法改善租客的生活后,这群人破防了。
破防就是大骂自家政|府,然后又一串激|情敲键盘,给大梨小梨打赏钱。
打赏个5块、十块美金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不过换算成杜曼币,1:60的汇率就有些吓人了。
这些钱都是指名道姓赞助廉租房的,因此大梨小梨也是特意做了账本公示。
谁捐的钱,捐了多少,专款专用,都会投入廉租房的使用上。
这做法又引起了大家更热烈的讨论。
“你们敢信?在我们政|府嘴里贪婪的夏国人知道捐款要公示,一分都不贪|污。而我们的政|府可以把一个军队采购的杯子卖到上千块!”
“我们也去杜曼帮忙建设吧。我受不了现在这样的生活了,我情愿去杜曼,跟这些淳朴的人在一起。我可以教他们数学,我是一个高中老师。该死的,我在这里得不到任何尊重,我已经忘了被尊重的感觉了。所有孩子都想挑战我,我都快抑郁了。”
“我们的孩子被教导有个性,但是却连知识都不尊重了。书呆子成了一个恶劣的名词,经常会受到霸凌。”
“杜曼这样一个落后国家贫民窟的人都知道要尊重老师,去这样的地方教学,我才能体会到当老师的兴奋与快乐。”
“大梨小梨,如果捐款多就多建几栋房子吧。”
“地主应该给大梨小梨和拉缇小姐分点房租。毕竟没有他们,这部分捐款可就没有了。”
评论里一阵笑,而许多人也开始琢磨去夏克拉干活的可能性。夏国的人才可以得几倍工资,他们是不是也行?就按夏国人的收入给,他们也能在杜曼活很好了吧?
外网一群人破防,而夏国平台上则是喜气洋洋,犹如过节。除了捐款外,大家还纷纷提各种意见,就好像是自己参与了建设般,个个都像打了鸡血。
而有脑洞大的更是留言:我看活动板房就挺好的。要我说也不要建筒子楼了,就都用活动板房好了。反正咱们莘莘事业要做得好,这里早晚都要拆。
“活动板房现在使用的年限虽然也挺长的了,但住不了多少人啊。再说,造筒子楼不也主要是为了传授技术吗?房子不高,但也都是用上最新的技术,这些房子造出来都能抗7级以上地震。”
“对啊。夏克拉要是能搞出一个工程队,别说是夏克拉了,哪里的活不能接?我看地主很快就可以搞一个工程队去外面接活了。”
“钦尔家族有话要说:不准。”
“哈哈,楼上要笑死我。不过管他准不准呢,就夏克拉改造一圈下来,足够让这个工程队成为杜曼的巨无霸。”
“我倒要看看是封建余孽的头铁,还是咱们工人的拳头有力量!狗屁个家族,不服就创死他们!”
“没用的,他们没有反抗精神。这要在夏国,早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慢慢来嘛。莘莘不是有请老师教他们知识?等这批人成长起来,我看杜曼都变呢。”
大家的想法很多,也很会联想。但总的来说,都是希望夏克拉和杜曼能好起来的。
在视频里见识了那么多苦难,现在看到希望了,善良的夏国观众都期盼着这群苦难的人能迎来新生。
“别说了,快问问小梨,咱们莘莘的订单接了多少了?”
“前两天直播时听他们说,已经破百万了。”
“我滴个天!百万?这得做到啥时候去?”
“一台缝纫机一天六十件衣服是起码的。真要做起来也快。咱们国内的服装厂大一点的,每天都是二三十万件的产量。”
“他们设备还是太落后了,像t熨烫这个可以买机器嘛。”
“用了机器,你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啊?楼上,理论要跟现实结合。对于夏克拉来说,多创造就业才能减少贫困,才能改变。”
“这样成本太高了。”
“其实不会。他们人工实在太低了,买个机器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本。现在这样安排挺好的,等以后经济盘活了,再想其他。”
观点是最难统一的,大家就要不要使用机器的问题又争论了起来。
而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活动板房已被搭建了起来。
柳莘莘不可能给那么多人做翻译,索性杜曼人也不笨,靠着手脚比划和殖民者留下的语言,勉强能明白师傅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