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这里,他放下茶杯:“力士,给朕墨墨,朕要效仿太宗下《求直言诏》。”
《求直言诏》?
高力士一愣,当初因为洪灾,太宗皇帝认为是上天预警,曾经下了《大水求直言诏》,就是要众臣向他提意见,让他更加勤政爱民。
陛下这次是要效仿太宗,让自己对政事一刻不可懈怠吗?
但是想归想,他却不敢多说什么,而是急忙为唐玄宗墨墨铺纸,一切都准备好后,却见李隆基在纸上写道:朕闻圣人受天命,帝者畏天时,朕禀天命数载不敢懈怠,然……
在纸上写完所有的诏书内容后,李隆基递给高力士:“去,送去门下省用印制诏,昭告天下!”
“是,老奴遵命!”双手接过唐玄宗递过来的拟纸,高力士向后退到大门口,这才转身离开,亲自去门下省交代去了。
【@群臣误我一棵松:何人攻破的紫禁城?】
正在帝王苑中看着帝王们排序的康熙看到这个问题,心中微叹:果然还是来了。
顺治雍正乾隆等人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知道终究还是没能躲开这一问。
不过他们本以为会是朱元璋问出来,却不想竟然是崇祯。
但是想想也是,除了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谁还会关心一个朝代的终结呢?
开国皇帝是舍不得自己的万世基业,而末代皇帝,除了舍不得祖宗基业,还舍不得自己的性命。
看到这个问题,雷小萌虽然知道她可以一句话就能回答他,但是她觉得还是应该多说点。
【回复1@群臣误我一棵松如果陛下只问是何人攻破了紫禁城,up主只能说,是闯王李自成。】
焦头烂额的崇祯看到这个名字眉头一皱,竟然不是满清大军?
【回复2接上但是,实际上,攻破紫禁城,让大明灭亡的人,却是您自己呀!】
朕自己?
崇祯的脸上闪过不屑,这世上没谁比朕更希望保下祖宗江山了。天卷又在胡言乱语了!
只是,崇祯虽然不信,明朝其他朝代的帝王却竖直了耳朵,自习听了起来。
【回复3接上紫禁城是三月十八被攻破,但刚过了年,您就打算迁都,并暗示阁老提出来,您好顺势下诏。但是内阁首辅不听您的,拒绝迁都,还让您把建议迁都的大臣杀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若真的受不住,也不必非要这么坚持。
朱棣叹了口气:“这个拒绝迁都的阁老太迂腐了。”
朱高炽也在朱棣旁边,看着天卷若有所思。
自从天卷开始出现,每次朱棣只要在京中,就会让他陪在身侧,显然对这个儿子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而朱高炽其实也是希望能迁都回南京的,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他只是奇怪,不是说这个崇祯很喜欢杀大臣吗?尤其是阁老。
那么这次这位阁老说不迁就不迁了,究竟是他真的不想迁,只是试探大臣,还是只信任这位阁老,所以别人的话他自然是不会信的。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阁老的建议是错的!
那么这个崇祯,信任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回复4接上后来您又打算筹集兵饷攻打闯王,需要百万军饷。但是国库中无银,您就打算让大臣们捐银子。结果大臣们一个个哭穷,竟然还有捐几十两的。】
【回复5接上您让国丈带头,国丈却只肯出一万两银子。您怒了,让他必须出两万两,结果皇后看不过去,贴补了国丈五千两,让他捐掉。却不想国丈昧下两千两只捐了一万三!】
朱棣一愣,顿时满面怒容:“他不是很喜欢杀人吗?怎么这会儿不杀了?他要是将这个国丈杀了,朕就不信没人不捐银子。那个劝他不要迁都的首辅呢?现在死哪儿去了?”
朱高炽也是一脸的无语,同时更进一步确定了自己刚刚的认知:这个崇祯,信任的都是一帮什么玩意儿?连自己老丈人都是这种嘴脸,其他大臣还能靠的住?
【回复6接上闯王大军兵临城下,但是却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派人送来和书,说是要同您划江而治,然后共同平定内乱,抵御满清。】
【回复7接上结果你想同意,大臣们却说不能签城下之盟,你就只能将求和的使者杀了,放弃了最后一次保下大明半壁江山的机会。】
【回复8接上不过你却没想到,在闯王攻城的第二天,就有人将城门打开,放闯王进来了!】
朱元璋:怒,掀了桌子。
朱棣:怒,踹翻了旁边的太师椅。
明朝其他帝王:这个崇祯,到底用了一帮什么玩意儿做大臣!
【回复9接上您一看糟了,就放走了三个皇子,然后自己也想乔装出城,竟然被自己的守门兵给挡了。您回到朝堂,想要召集大臣,却没想到朝堂上一个朝臣都没有了。】
【回复10接上城破之际,绝望的您,杀了后宫的后妃和公主,带着一个太监去煤山上了吊。留下了“群臣误我”的遗言。】
【回复11接上而在您死后,闯王进入紫禁城,他也要筹集军饷,那些大臣们在大顺军的严刑拷打下,捐出了七千万两的白银。】
“群臣误我,群臣误我!”崇祯气得浑身发抖,“这些大臣,一个个都该死,该死!”
“来人,给朕将内阁首辅和国丈都抓起来,把他们都抓起来!朕现在就杀了他们,省的日后他误了朕的大明江山!”
【回复11接上您死后,闯王为您草草收了尸,却放过了被大臣们献上来的皇子们。满清入关后,给您修了陵墓,假意既往不咎,却杀了信以为真返回京城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