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年货前,几人又去了杨家布庄和陈家布庄,买了不少的绣线和绣布,这些都是年后用来做绣品的。
买完这些几人就开始买年货了。
叶母几人来到一家糕点铺子,二舅母将驴车系在糕点铺子门口的树下,几人一起进了糕点铺子。
刚进门,一位机灵的小伙计就上前来招呼道:“几位客人想买些什么呢?我们这有糕点、有糖块还有各种果干。”
“麻烦小哥给我们介绍几种便宜的糕点和果干。”叶姥姥见小哥态度不错,直接说了几人的要求。
听到叶姥姥说只要便宜的糕点和果干,小哥依旧非常热情,笑嘻嘻地给几人开始介绍起来。
“这是红豆糕和绿豆糕,都是15文一斤。这是桂花糕,用糯米粉和新鲜的桂花制成的,每斤2o文。这是桃酥,用鸡蛋、面粉和糖做的,县里的人都喜欢用来招待客人,不过原料比较贵,要25文一斤。”
小哥说完糕点,带着几人来到屋子的另一边。
“这边的是果干,常见的就是桃脯、杏脯和青梅果脯,这三种都是25文一斤,虽然听着挺贵的,但是果脯不压秤,一斤的果脯可以吃上许久呢。”
叶母自己就会做桂花糕,打算回去摘点新鲜的桂花自己做,只要了3斤的桃酥。果脯叶青青挑了一斤桃脯和一斤青梅果脯。
叶母的桂花糕还是叶姥姥教的,叶姥姥也打算回去自己做桂花糕,要了2斤桃酥和一斤桃脯,二表姐喜欢吃青梅果脯,叶姥姥又要了一斤青梅果脯。
从糕点铺子出来后几人又去了药铺,家里经常做卤味,调味的大料是少不了的。叶母要了一大包的做卤味的大料,叶姥姥也要了一些做菜常用的大料。
布料棉花这些早就已经做成棉袄和被褥了,爆竹、大红灯笼、对联、饴糖这些叶父在县里进了不少的货回去,这些直接拿叶父进的货就行了。
买完糕点和做菜的大料几人好像就没有什么要买的了,几人站在路边干瞪眼,最后还是叶姥姥话,先去吃东西。
几人找了一家小面馆,要了5碗鸡蛋汤面。天气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那叫一个舒服。
面非常劲道,汤底熬得也不错,就是有点贵,要9文钱一碗。
上次的那边鬼怪故事叶青青看上瘾了,吃过鸡蛋面后,叶青青提出想去书铺逛逛,叶母和叶姥姥见没什么事就答应了。
小年家家户户都大扫除,清出了不少的旧书,叶青青几人来到书铺的时候,掌柜带着伙计正在整理这两天收回来的旧书。
叶青青看到两堆的旧书眼睛都亮了,掌柜正好也认出了叶青青和叶母,热情地招呼几人过来挑书。
“前两日小年,铺子收了不少的旧书,画册、话本、游记各种杂书都有,想要什么书可以自己挑。”
“这一堆都是完好的,只要半价5o文一本。旁边的这一堆,有一些破损,但是不影响观看的,3o文一本。翻找的时候麻烦注意一些,不要将书弄混了。”
叶姥姥和二舅母听到这旧书都要3o文一本、5o文一本,都想马上走人了,不过看到叶青青母女已经上手翻看了起来,叶姥姥只能瞪了一眼自家的败家闺女。
叶母想要画册,翻找的是完好的那一堆书,经过叶母的一番查找还真让叶母找到了一本绣样画册,里面的绣样比叶母平常用的绣样复杂一些,不过非常好看。
这本书估计是从哪家大户人家或者绣线流出来的,便宜了叶母,这绣样画册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
叶母将画册给一旁的叶姥姥看着,继续翻找,想再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好东西。
叶姥姥和二舅母等得有些无聊,随意地翻看了一下手中的画册,没想到居然是绣样,叶姥姥赶紧将画册盖上,示意舅母不要说话,生怕掌柜现了这书是好东西。
叶姥姥将书抱在怀里,拉着二舅母去帮叶母找画册。
叶青青拉着表姐在另外一边看书,两人翻看的这堆书都3o文一本的,既然价格都是一样的,叶青青专挑厚的书翻看,把叶老太太的精打细算学得非常好。
叶青青非常幸运,在那几本异常厚的书里找到了一本话本合集和一本游记合集。
游记和话本叶青青都喜欢看,乐呵呵地将两本书放在一旁,继续翻看其他薄一些的书。
这两堆书加起来有六七十本,叶母和叶青青挑得眼花缭乱。
叶青青刚卖了绣品,手上有银子,阔气地直接要了5本最厚的书,笔墨和纸张都比较多,怎么也值钱一些。
5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游记集合梁另外一本是话本集合,这两本书是叶青青精心挑选的,剩下的三本叶青青只是随意地翻看了一下,大概也是游记和话本之类的。
叶母和叶姥姥这边除刚开始找到的绣样画册还找了一本画册,里面是各种花,各种不同状态下的花。
这本画册是二舅母找到的,被二舅母要了,两人打算交换着看。
叶母把这一堆书都翻了一边,才注意到叶青青这个小丫头居然挑了5本老厚的书,打趣道:”你奶看到都要夸你聪明。”
叶青青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得意地说道:“笔墨纸张多贵呀,当然要挑厚的买,而且我要的都是话本、游记,怎么都是能看的。”
叶姥姥觉得外孙女说得有道理,“青青说得对,笔墨纸张多贵呀。月牙你识字,帮你哥和你弟也挑两本呗。”
接着又说道:“奶给你也买一本。”
老太太这两次卖绢花和花样也赚了好几两银子,加上刚刚又翻到了两本不错的画册,也舍得给孙子给孙子孙女买书。
“奶,我自己有钱,我自己买。”
叶青青的二表哥之前也在村子里的学堂读书的,二舅母看到叶东林每天从学堂回来还教叶青青认字,也让大儿子教女儿和小儿子认字。
上学堂的费用这么高,多教教两个小的平摊一下学费,二舅母反而没这么心疼学费了,每天压着大儿子给两个小的认字。
几人在书铺翻看了快一个时辰,终于挑了11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