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光荣的工人兄弟们无家可归,只能在桥头工地什么的地方举个纸牌子,卖苦力。
但也因为下岗潮,摆摊的人,做小买卖的变多了。
政府开始北工南调,南方工厂很多,可以把北方一些年轻的壮劳力带过去,赚的钱比在家里当工人要多,至少能把家支撑起来。
楚飞扬把加工厂重新整合细分,再次扩大。保留了季节性的泡菜辣白菜,增加了酱料,各式酱菜。还增加了卤肉熏肉之类的项目,解决了一千多名下岗职工的工作问题。
他还跟政府合作,开了个厨师学校。
当老师的就是自己当初带的那几个徒弟,同时还请了不少做白案的老师傅,各式菜系的老师傅。楚飞羽听到消息还推荐了个做西点的师傅过来,这人是他曾经国外的同学,但不善经营,就喜欢钻研新品。
现在他三哥开了学校,正好合适这个人。
厨师学校算是技术型学校,但门槛不高。这次政府出面,让厨师学校和北河市以及周边其他城市的饭店签订员工合同,只要这边考核合格的学生都会直接进入饭店上班。
若是不想去饭店,自己学了手艺,开个小饭馆都绰绰有余的。
这个厨师学校楚飞扬算是下了大功夫了。里面教的很杂,从短期班教一些小吃,学会了就能推着三轮出去看摊子。长期班就看学生自己挑选什么菜系,或者专门专攻。
那些老师都是老厨子了,但也是第一次正经当老师,还学着备课,要把厨师这一套本事正经的规划成书面的东西,对老厨子来说,真的很难。
不止如此,厨师学校还加了扫盲班。
眼瞅着这都要到两千年了,但不识字的人仍旧很多。因为不识字,就算当了厨师都不好往上精进。
扫盲班的老师很容易找,楚招招跟楚拴住的同学都能来教。甚至还有师范学校专门找了过来,愿意提供正经的老师预备役。
就当过来实习了。
等这个学校进入了正式流程,楚飞扬突然觉得自己心里踏实多了。
他以为自己最大的目标就是开个饭店,满足吃饱穿暖,手里有几个闲钱。但是现在,他想把自己曾经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然后再吸取更多的知识。
厨艺这座山峰,他撑死只能算是半山腰上的人,想要登顶还早得很呢!
第111章宋北章
98年,楚招招已经初中毕业,准备要上高中了。
高中可不是分片就能上的,而是要看成绩。别看楚招招平日里傻吃傻玩,但脑子灵活。只要给他一个小目标,基本能够完成。
譬如说宁贺云说只要他考中市一中,就带他去广城玩。有了这跟胡萝卜吊着,楚招招果然考上了市一中,虽然是擦线进去的,但也是进去了。
宁贺云没有食言,拿到分数线之后就把楚招招打包了,开车去京城,从那边坐上了去广城的飞机。
98年,铭刻在人们心底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那场大洪水。
自从进了六月份,长江流域开始连绵不断的雨,警戒线一涨再涨。就在宁贺云抵达广州没多久,滔天洪水冲破了堤岸,向四面八方肆虐。
那一年,受灾的省份有二十多个,最严重的赣省,两湖省以及黑龙江,不但财产损失数以亿计,人员伤亡也达到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
楚招招原本是打算去广城玩的,那边被严打过一次有一次,形势没有那么紧张了,再加上改开的早,有不少好玩的地方。
可是他没有能四处游玩,而是紧跟在宁贺云身后调度物资,联系救援。
宁贺云胆子也大,他订了离赣省最近地区的机票,带着楚招招直奔灾区,积极参与了救援。
不过十天,楚招招瘦了一大圈,脸蛋子上好吃好喝养出来一直没退的婴儿肥终于退了下去,出现了凌厉的线条。
宁贺云之前臭美养出来的郑伊健同款长也剃了,顶着个毛寸头带着云飞旗下派遣过来的大车司机,来来回回帮忙运送物资。
这场灾难,真的无比震撼人心,全国哀痛,不少人都掏出自己微薄的工资进行捐款,或者翻出家里的衣服洗干净叠平整,捐赠给灾区那边无家可归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