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的贪污,克扣的克扣,打压的打压。
饿肚子的,也继续饿肚子。流血卖命的,也继续流血卖命。
明明许多将军和小官吏自己也是从底层士兵爬上去的,可是为什么一爬到高位,就踩在昔日同袍的脊梁上,吸血敲髓,不榨干同袍不死心?
不仅仅是边军,地方军、驿站士卒,许许多多的底层兵卒,都是被压榨的一员,都是饱含着愤怒与怨恨,在忍耐的一员。
愤怒在压抑,却没有消失。
如同沉寂的火山,在暗中积蓄着力量。
等到喷发的那一天,火山爆发的力量,将彻底颠覆这个世界!
而从军中走出的士兵,没拿到兵饷最后愤怒发起起义颠覆大明的底层兵卒,有这样两个名人——延绥边兵张献忠,银川驿卒李自成,在未来,他们一个叫做“大西王”,一个叫做“闯王”。
【赵意的任务十分繁忙。
回到汴京后,脚不停蹄地推广武举,恢复生产,鼓励贸易。
赵匡胤之子赵德昭这时来负荆请罪,原因是赵广义在高粱河战役后有段时间失踪,大臣们便主张把赵德昭推举为皇帝,刚要拥立为帝时赵光义回来了,赵德昭不但地位尴尬起来,还十分紧张,一直惴惴不安担心赵光义事后问罪。
后来赵意来了,忙着追查兵饷案、忙着开武举、忙着研究土地雷、忙着犒赏三军和再次开战,自己都忘记这事时,回到汴京,赵德昭来请罪了。
赵德昭磕磕巴巴念了一通有文采的文言文道歉,听得赵意头大,一边揉太阳穴一边思考怎么给赵德昭安排个好地方干活去。
现在到处要发展生产,赵德昭这样接受过精英教育的古代高质量学子,不好好干活对不起百姓交税给他的优渥生活。
至于把皇位还给赵德昭?
不好意思,虽然赵光义的皇位始终被认为来源不正,武治不但拉垮还拖后腿,但是从赵德芳和赵德昭轻而易举被赵光义弄死的政治斗争结果来看,这两位也并没有多优秀。
在历史上,赵匡胤死亡的同年,赵光义迫不及待改年号为“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四年,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
太平兴国六年,赵德芳病死,死因不详,享年二十三岁。
因为两兄弟死亡时间过于接近,且都是英年早逝,被许多人认为都是赵光义下的手。
皇室的斗争向来残酷,宋朝的斗争不仅仅在于皇室,在于太祖和太宗之间,还在于大臣激烈的党争之间——从群敌环绕的北宋到半壁江山的南宋,大宋朝堂的党争愈演愈烈,帝王无力驾驭群臣,就是很大的问题。
换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谁会存在这种问题?
赵光义不是明君,赵德昭赵德芳她也不认为能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做出明君的成绩,他们连叔叔都斗不过!赵光义都知道买通太监王继恩,皇子竟然在前朝和后宫没有自己的力量?】
赵匡胤皱着眉头看向自己的儿子,两儿子也成年了。
更何况就算年幼,能有年幼登基的始皇帝年幼?
始皇帝十三岁登基,都能压倒群臣,一统天下。
赵匡胤只要倒推一下赵德芳的死亡时间,和赵光义改年号的时间就能得知自己的死亡时间,再一推算,就能得知赵德昭在自己去世时25岁,赵德芳17岁,这个年纪都不是无知幼儿,怎么对上赵光义不堪一击之力?
赵匡胤想想自己一路野心勃勃的上位史,再看两个儿子气不打一处来。
他心知儿子们需要教育,这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一双怒目看向战战兢兢的王继恩。
他知道弟弟晋王拉拢了不少大臣,也定然在后宫有眼线太监或者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