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已经不在乎生死。
与生死相比,内心的追求已经高过一切。
所以,刘文静不再听从李世民的安排,他选择了自己的路。
窦乐闭上眼睛想了好一会:“我有一计,可助高句丽一统半岛,但这一计,算得上是饮鸩止渴。一但高句丽用了,便没有回头之日。却可以在短短数月之内,拥有足够的力量对抗我大唐铁骑。”
李秀宁问:“那之后呢?”
窦乐:“没有之后,这一计一但使用,很快就会让一个国家变的外强中干,若遇弱敌,极其强悍。若遇强敌,纸糊的那么脆弱。”
李秀宁:“舅舅,讲来我们姐弟听听。”
窦乐说道:“其实很简单,先说百济与新罗,在我们暗中帮助之下,他们攻克百济王城与新罗王城,应该是易如反掌。”
李秀宁与李世民都认可这个推断:“没错。”
窦乐:“接下来,用百济与新罗贵族家和仓库里的钱粮物品,给整个百济、新罗的普通人钱粮、布帛。打出一个半岛同宗,统一而且共同面对强敌的口号,接下来,一切军管,所有平民、奴隶的生活物质,实施配给制。”
“集中所有的力量,强军。高筑壁垒,以应对我们大唐即将起的攻势。”
“接下来,有点小复杂,这一套名为战时经济学,就是让整个高句丽时刻处于战争的状态,所有的一切都在为战争服务,短时间内,效果是极佳的,整个高句丽都有一种中兴,强国的征兆。”
听到这里,李秀宁问:“那,弱点呢?”
“无数。”
窦乐接着讲:“弱点有无数,从纸面上讲,资源配置失衡、外部贸易几乎终止、正常的商业与市场停滞、普通民众的生活会越的艰难。”
“更可怕的是,资源与慢慢的往特权阶层转移,普通人连米都吃不上的时候,高句丽的将领与贵族们,会用羊奶洗澡。而与我们大唐作战,也成为了贵族家仆役,去欺压普通人的借口。”
“权力的贪婪会被无限放大。”
窦乐讲了很多。
李世民听到这里,讲了一句:“文景之治,被称为汉之盛世。武帝时代,我读过的史书,认为不算盛世。天下但凡是可以获利的,皆被武帝安排人去管理,与民争利,已经算不上明君。”
“铸劣钱掠夺穷苦,强征富户财富,与强盗无异。只是武帝年轻时,大汉南征北战,击败匈奴,从而粉饰了其身为帝皇的不足。”
“舅舅此计,便是把汉武时期的种种弊端,变本加厉的融合在一起,将几十年产生的一切恶果,压缩在数年内。”
窦乐倒是没想到,李世民把这个研究的挺透。
窦乐很有兴趣听这个。
因为,在自己的时空,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对有资格参选千古一帝的伟大帝皇的排名。
李世民,若不是自己穿越过来,依时间线,这会已经过了玄武门,当上皇帝了。
李世民接着说:“朝堂独断的行业,竟然出现大规模的亏损。就算我不懂商,也明白一定有人从中获利,富可敌国。正如舅舅给高句丽所用的计策,相应的官员,必贪。接下来,便是卖官鬻爵。”
从李世民的态度中看。
窦乐认为,他看不起汉武帝。
过失太多。
李秀宁打断了李世民的话,点评一位帝皇,说几句就可以了。
李秀宁说:“如果舅舅的计策可行,那便用上。我们要考虑一下,若是高句丽依此计,短时间内军事变强,若进攻我大唐,当如何?”
“不可能。”窦乐说的很坚决:“因为,接下来就要让高句丽人,吓的睡不着觉。”
高句丽这边。
泉盖苏文伤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