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崔颢请求朝廷对南诏予以招抚,避免其趁机作乱!”
南方有六个异族,各自为政,盘踞在云南、贵州等地,这些部落被唐帝国称之为“六诏”,分别为施浪诏、越析诏、蒙舍诏、蒙巂诏、浪穹诏、邆赕诏。
所谓的“诏”等同部落的意思,各诏领以王自封,各部落百姓从二三十万到五六十万不等。
在原先的历史中,六诏之中的蒙舍诏于公元738年兼并了其他五诏,于太和城(云南大理)建立“南诏”国,从此开始了南诏政权。
蒙舍诏之所以能够顺利兼并其他五诏,在于领皮逻阁准确的站队大唐,并获得了唐帝国在兵器装备方面的支持,因此迅成为了云贵高原上的霸主。
皮逻阁统一六诏之后,继续向大唐称臣,李隆基也投桃报李,先册封皮逻阁为越国公,后来又晋升为云南王。
在度过了七八年的蜜月之后,南诏开始与唐帝国爆矛盾。
先是因为征税问题,时任剑南节度使的章仇兼琼与皮逻阁产生矛盾,使得皮逻阁开始对大唐产生不满情绪。
天宝九载,也就是公元75o年,距离安史之乱爆还有五年。
此时,皮逻阁已经因病去世,他的云南王由其子阁罗凤继任,成为了南诏国的第二任君主。
阁罗凤去成都与新任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会晤,阁途径唐帝国设置的云南郡,云南太守张虔陀借机侮辱阁罗凤的女眷,并索要贿赂,遭到阁罗凤拒绝。
恼羞成怒的张虔陀便向朝廷诬告阁罗凤谋反,惹得阁罗凤举兵造反,率兵攻克云南郡,杀死张虔陀,并将大唐设置的州县悉数攻占,正式与唐帝国决裂。
此时,杨国忠已经大权在握,他向李隆基举荐鲜于仲通出任剑南节度使挂帅平定南诏之乱,李隆基准奏。
鲜于仲通遂率领八万唐军精锐自成都出征,剑指南诏国都太和城。
在世人的心目中,大唐帝国是不可战胜的,在南诏人的心里也是如此,南诏国王阁罗凤吓得急忙派遣使者请降。
但鲜于仲通为了立功,拒绝了阁罗凤的投降,率领唐军越过洱海,直抵太和城下。
阁罗凤被逼无奈,只能与大唐决战,最后居然大获全胜,全歼八万唐军,主帅鲜于仲通仅以身免。
大唐立国一百多年来,先后与大食、吐蕃、突厥、渤海、高句丽等强敌作战,从没遭受过这样的耻辱,引得朝野一片哗然。
大破唐军之后,阁罗凤忽然觉得大唐不过如此,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所向披靡。
于是,阁罗凤率领南诏军队开始扩张,连破唐帝国十余州,将云南、贵州全部占据,并攻陷了四川南部、西藏东南等区域。
公元752年,李隆基派遣贾颧为姚州都督,再次兵三万进攻南诏,结果又全军覆没,就连贾颧也遭到生擒。
被小小的南诏国屡次打脸,这让逐渐年迈的李隆基不能接受,而此时李林甫已死,朝政大权落到了宰相杨国忠的手里。
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杨国忠于公元754年举荐心腹李宓出任云南都督兼剑南节度使,统兵十万,另外加上辅兵七万,总计十七万,大举讨伐南诏。
这是唐帝国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进攻,南诏王阁罗凤一边组织军队防御,一边派遣使者向吐蕃称臣求救。
时任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兵十万协助南诏抵御唐军,三方在云南地区爆了一场堪称空前惨烈的大战。
杨国忠急于立功,对李宓的南征军有求必应,提供充足的钱粮兵器,甚至还有战船上百艘,在洱海上扬帆南征,水陆并进,声势浩大。
但最终的战局却是唐军再次全军覆没,十万大军几无生还,战船被焚,甲胄被夺,流血成川,染红了洱海。
时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在云南境内依旧有大量的万人冢、千人堆,那都是唐军战死在云南的亡魂。
甚至就连阁罗凤看到遍地唐军尸体,心中不忍,吩咐南诏人为唐军收尸,立碑纪念。
这一战结束之后,吐蕃赞普册封阁罗凤为“赞普钟”,结为兄弟友邦,并肩与唐帝国作战。
次年,唐帝国还没来得及复仇,就爆了安史之乱,年老昏聩的李隆基被逼退位。
趁着唐帝国爆内乱的机会,阁罗凤继续开疆拓土,又向南攻占了后世的老挝、缅甸、越南等部分地区,使得南诏国百姓过五百万,军队过二十万,成为了东方的一大军事强国。
直到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在位时期,唐西平郡王李晟再次出兵八万进攻南诏,并最终大破吐蕃、南诏联军,俘获斩杀南诏军十万,总算为大唐挽回了一些颜面,报了二十多年前的大仇。
要说大唐帝国历史上的苦主是谁,那绝对是名不见经传的南诏国,竟然让二十多万大唐将士埋骨丛林,这是任何其他强国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唐军之所以在云南屡战屡败,除了将帅无能,不通军事,君主昏聩,奸相弄权之外,也因为云南的大山瘴气丛生,密林遍布,导致唐军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性死亡。
以唐帝国之强大,以唐军之精锐,三征南诏阵亡二十万精锐,可见三国时期的诸葛丞相南蛮有多艰难,绝不像演义中写的那样轻描淡写。
李瑛蹙眉思忖了片刻,传旨道:“中书省马上派遣官员前往南诏,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赐司徒之职,让其世代统率云南。”
目前,安西、陇右、剑南、洛阳、幽州、淮南、蒙古已经打的遍地烽火,长安朝廷全面开战,单挑大食、吐蕃、武氏集团、安史集团、回纥等势力,绝不能再与南诏国产生矛盾了。
这一刻,李瑛忽然也产生了心力憔悴的感觉……
大唐,这盘子实在太大了!
终于,李泌的军事报告落下帷幕。
伴随着诸葛恭高喊一声“退朝”,几乎双腿站麻了的官员们如释重负,齐齐的举着笏板恭送皇帝离开含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