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说,缅甸能和大明厮杀多年,还能多次攻入大明烧杀抢掠,听说那缅甸号称霸主,有几十万大军啊。」
「咱们即便两年之后,撑死了也就出动七八千兵马,又能把缅甸如何?即便咱们打赢了,损失又有多大?那是给朝廷丶暹罗国丶南掌国做嫁衣。缅甸有几百万人,完全耗得起。我们死得起人麽?」
朱寅眉头一挑,忽然现自己太自信了,灯下黑般的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古代的缅甸很强,绝非后世的缅甸。
他是穿越者,下意识的以为缅甸军力弱小。却忽略了如今的缅甸是中南半岛的霸主。
凭什麽自己出动几千人,就能打败缅军?以为是英法联军打满清麽?
戚继光也觉得,即便两年后打缅甸,也是托大了。
这个方案,并不可行!
徐渭继续说道:「在下倒是有一计,不但能提前一年对缅甸用兵,还能代价最小,把握最大。」
朱寅眼晴一亮,也想到了一个法子。
戚继光目光闪动,他也想到了。
徐渭笑道:「我的法子,戚帅和节帅也应该想到了。那就请节帅说说,在下想的是什麽法子。」
朱寅斟酌着说道:「利用缅甸和暹罗丶南掌两国的世仇,挑动两国联合对缅甸出兵报仇。我们就能以雇佣兵之名,协助两国攻缅。」
「如此一来,既能藉助两国大军,又能借道攻缅,还能得到一笔雇佣费,一箭三雕啊。」
戚继光闻言,点头微笑。
徐渭抚掌大笑道:「主公果然是神童,这麽快就想到了。不错,这就是借刀杀人丶以夷攻夷之计。」
「如此一来,我军就能以区区数千人深入缅国,解救沦入敌国的数万汉家百姓啊。」
「听说缅国和暹罗丶南掌仇怨很深,一直被缅甸欺凌。若是大明皇帝的圣旨到了,命令暹罗和南掌联合出兵攻缅,此计就成了。」
「先生真乃毒士也。」朱寅点头,「此计之关键,就在于朝廷下旨给暹罗和南掌。」
朱寅说到这里,也感到一种历史的遗憾。
明朝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外交手段越到后期越是愚蠢短视。
就说明缅之战,断断续续打了很多年,损耗巨大,两国完全成敌国了,可明朝就是不利用中南半岛的矛盾连横。
好像忽略了缅甸和暹罗丶南掌之间的仇恨,具有战略价值。
大臣们无人奏请,好像不知道。皇帝也不主动提及,同样好像不知道。
君臣们的眼睛,全部盯着国内。
或者说,他们不认为堂堂天朝,还需要下诏让属国出兵征缅。
对于安南也是如此。安南分裂为几块相互征战,这麽好的机会,明朝居然作壁上观,完全没有作为。
外交方面的能力退化到不如春秋。
同样,对于西域丶倭国丶蒙古丶女真的外交政策,无不充斥着愚蠢短视四字。
朱寅继续道:「等我中了进士,我会联合一批官员上书皇帝,下诏给遥罗丶南掌征讨缅甸。再加上沈师丶海青天丶田太监的奏请,皇帝应该会下诏。」
「就说海青天,若是知道好几万汉人在缅甸做牛做马,他一定会听从我的意见,上书给皇帝。
这是君子欺之以方。」
戚继光叹息道:「咱们这麽做,是在利用朝廷,有欺君之嫌,用心—」」
徐渭笑道:「缅甸是大明的敌国,这些年朝廷战死多少士卒,消耗多少钱粮,被掠夺杀死多少百姓?这是报一箭之仇,怎麽是利用朝廷?欺君就更说不上了。」
「主公已经是解元,不出意外明天春闱必中。等到官职到手,又有重臣相助,推动朝议下诏给两国出兵,又有何难?」
戚继光道:「缅甸号称几十万大军,就算两国联合出兵报仇,也未必能讨好。除非大明也从云南出兵,收复失地。」
「如此三国联兵,再加我们这路『海盗』,缅甸必败。」
戚继光很期待朝廷主动出兵攻缅。
朱寅却是冷笑道:「爹可能要失望了,朝廷应该不会主动出兵攻缅。这些年来,哪一次不是等缅兵攻入国境,再派兵抵抗?有一次主动攻入缅国麽?一次都没有啊。」
朱寅说到这里就来气。
连绵多年的明缅战争,几乎都是在明朝控制区打的,杀来杀去就在大明的地盘上。最后呢,三宣六慰全部丢了,云南腹地多次被缅军长驱直入,杀戮惨重。
可是明军在西南丶两广拥兵数十万,却没有一次主动南征,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战略上十分被动消极。
万历或许会下诏让两国出兵,却很难下诏征缅。
定下了这个计策,朱寅终于说起再征吕宋的大事。
自从吕宋的消息传来,众人都知道必须要立即出兵吕宋了。
不然若是迟了,马尼拉周围的两万多汉人移民,很可能被卷土重来的洋夷,迁怒之下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