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文剧情中,男主顾为良是因为家里突遭变故,父母被下放了,自己随后也被父母旧友帮忙安排下乡,地点正是父母下放的上河村。
同顾为良一起下乡的,还有舅舅家的表哥刘松。
因为下乡政策是家里小孩多的,必须要有一人下乡。
而舅舅家当时就只有刘松适合下乡,因此就跟顾为良一块来这里下乡了。
刚下乡的时候,两人的物资都是舅舅给一起准备的。下乡后,每个月也会给他们寄钱寄东西。
因为都知道,知青下乡后的生活普遍都很困难,很难适应农村的劳动跟生活。
但是舅舅家也并不宽裕,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刘松上面还有个哥哥,已经结婚了,要不了多久家里又要添丁。
而因为顾为良家里的原因,舅舅家也多少受到了些牵连,家里人多了,工作也不好找,家里其实也很困难。
尽管舅舅给他们写的信中,并没有提到这些,但是两个年轻大小伙子,也并不愿意拖累家人。
而农村想要好过,确实有诸多限制。
像是想养鸡鸭鹅这些,就有配额限制的,每3口人可以申请养一只,一家子不能过3只。这这个政策在当时叫做割“资本主义尾巴”,堵资本主义路。
除了养家禽受限制,还有每家每户的自留地,也有限制。在6o年代的时候,每家只准种一分地,树只准留两棵,多余充公。公社干部们就三天两头地到农民家里“割资本主义尾巴”。
到了7o年代后,才管的没那么严格了。现在每家都有2-3分地了,只要没人特地去举报,上面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但是农民想创收的路,还是被堵得死死的。
只能靠上工拿工分,等秋收后分粮分钱这一条路了。
顾为良要照顾下放的父母,也不想拖累舅舅一家,只好选择冒着风险,跟表哥一起干起了私下倒买倒卖。
一开始都是小打小闹的,就是上各个村子里,收点鸡蛋、鸭蛋、农民自留地种的菜、山上采集到的蘑菇木耳榛子板栗这些野山货。其实供销社的收购站也收这些农产品,但是那个价格特别低,他们只用略高于收购站的价格就能收到很多。
然后跑去镇上或县里,在居民区里偷偷卖掉。
几年下来,还让他们挖掘了许多长期客户,还展了几个下线。
不过买卖农产品,利润还是很低。
现在张路遥几人的到来,让顾为良的队伍又壮大了起来。
毕竟他们下乡是因为政策的原因,家里只有他们刚好符合政策,才迫不得已报名下乡的。
他们并不想来乡下后吃苦受累的,只打算混1、2年,完成了政策任务,再让家里想办法安排他们回城就行了。
顾为良拉他们入伙做买卖的时候,他们对此也挺感兴趣的,便同意加入了。
反正他们家里有背景,而这边的政治斗争形势没京市那么厉害,可能因为地理位置毕竟偏远,所以这边管的都比较松散。
而且顾为良已经经营两年了,这边的人头都已经摸熟了,各方势力也较为清楚,所以他们也没太多顾虑。
顾为良家里遭难了,家里的人脉关系也都断了。
但是同时大院子弟的张路遥他们,人脉还可以用到。尤其是他们要来这边下乡,家里也都找了好几个本地的故交旧友,怕他们闯了祸,也有门路可以帮忙。
顾为良自幼就有很好的领导能力,他整合了几人的本地人脉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再去结识政府部门以及各个厂子的采购员。
采购员这个职位在任何时代都非常吃香,里面的油水众所周知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