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威,你户口给你报上去登记好了。不过咱们村里暂时没有多余的田分给你,只要宅基地和自留地,回去带你就选一块。”
“谢谢!山叔。”
常威高兴的接过户口簿瞄了一眼,姓名常威,出生年月1933年10月18号。成份:根正苗红三代贫农……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果然计划没有变化快。(建国后,就开始实行户口登记,有户口簿。1950年6月底,开始家庭成份划分。)刚刚去酒铺买了两坛十斤的散白,四斤烟丝,准备送给秦正山。这买的烟酒还没送出去呢!事就办好了。
难怪昨天吃饭时刘翠兰问他多大,秦正山这人够意思,以后相处那就以诚待诚。
看到板车上的盆盆罐罐和日用品一堆东西,秦正山笑着说道。“哟!阿威,你这是买了不少东西呀!”
“山叔,都是日常用的,山里那些带不出来,太远了,估计现在让我回去,都不一定找到地方了。”
……
之后没什么事了,两人打道回府,十点半,回到村部。
常威把板车上的东西,一样样的搬下来,留下烟酒和布匹,看着秦正山笑着说。
“山叔,这酒和烟丝是孝敬你的。还有这布,你带回去,和婶子一人做身衣服。”
村里都比较节省,秦正山没想到常威会给自已买这些。
“你这孩子,用钱的地方多呢!给我买这些干嘛!”
“山叔,你前前后后可没少帮我忙活,孝敬你是应该的,而且还得麻烦婶子给我做几双鞋呢!”
“那成,这次我就收着了,下不为例。赚钱不容易,省着点花,要存着盖房娶媳妇,不是每次上山都有这么大收获的。”
常威颔首。“哎!知道了山叔。”
秦正山拉着板车回家,常威随即开始收拾起来,厨房的佐料倒小罐子里放好,米面也放大罐子里防潮……
等收拾完,都正午了。
想着早上吃的肉包子,肉是有,但是味道真不怎么样。
和老头子生活,懂事就是自已做饭,这么多年厨艺练的不差。
想到就去做,常威去秦正山家跟刘翠兰要了糟头(老面头子),又打个招呼去地里摘了个葫芦。
回来就开始和面,把糟头泡开,面粉倒进新买的瓷盆里,加糟头水,开始揉面。
等面揉好,常威在锅里烧点热水,把瓷盆连面放木锅盖上,拿麻布一盖,等着发酵。
把留下的上好五花肉切了二斤,切碎剁成肉沫。(菜刀这些都是新买的。)
肉包子常威不喜欢纯肉,喜欢带点点菜。跟刘翠兰打个招呼,在她家菜地摘了一个二斤重的葫芦。削皮去子,清洗切丝,麻布挤压去水,剩下的葫芦丝就没多少了。
肉和葫芦丝不急着加佐料搅拌,时间长又会被腌制出一堆烫。
要等面发酵,温度高也需要等上一个小时左右才行,具体看情况。
空闲之余,常威回屋找了点破报纸,卷上了点烟丝,烟丝是悄悄捏了一点在口袋的,点上在院里抽上两口。
纯烟丝这个味真是得劲,就是不习惯有点呛人。
记得当初第一次抽烟,还是卷的树叶,那特么都能呛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