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不独眠正文情热舍韬晦心冷放诡谋
章节字数:8120更新时间:07-10-2923:05
失了南安城后狮陀军固守南阳高挂免战牌,北项鸿陆续派出探马,得回的消息竟是国师在连场作法力竭时受了箭伤,一病不起奄奄一息。
听到墨梁及探马的几次回禀,北项鸿眉头深锁。刘正童说:"元帅,这正是攻城的大好时机,咱们何不一鼓作气攻下南阳、南华,娘的,把他们赶出去。"
楚汉也说:"就是,如果没有那个鸟国师,他们根本不是咱们黑羽军的对手,真刀真枪老子已一敌百。"
其余几员大将有附和的,有不语的,最有计谋的管勇挥挥手说:"别吵,元帅自有定夺。"说着冲北项鸿说:"我琢磨着,这里头恐怕有诈,难保狮陀不会放出假消息诱咱们上当。"
北项鸿点点头说:"你说得也正是我担心的。"话虽如此,几十万兵马在这里多耗一天军备粮秣便要多出一份,更加上将士大捷后群情激昂,北项鸿调遣兵马,竟在一月内又攻下了了南阳,狮陀退守楚国西南境内最后的城池南华。那个鬼魅国师连一面都没露,北向鸿暗地里百般推敲,难道是自己多心了?如果有诈,夺城断不会如此容易。
眼下粮草依然紧缺,不但是黑羽军将士还有两座城内幸存的百姓都在张口等饭吃。两路督粮官每次抵达都会被紧催着回去找"和籴使"查收粮草。阮培和另一路督粮官乔策在募粮地和西南边关之间疲于奔命,风餐露宿,两个人又干又瘦尘土一身。
阮培咕咚咚喝干两碗茶之后还是不过瘾直接拿起茶壶对着壶嘴猛喝起来,长鹤瞧着他脸上的胡须都夹着草屑纠结得老长,便说:"阮大人受累了,还是多歇息一日再上路吧。"
阮培抹抹嘴说:"无妨,我这里多歇一日,刘将楚将他们几个就在西南冲我磨牙恨不得吃了我呢,呵呵,军务要紧啊。"说着瞅瞅这个出了名清雅俊秀的金紫光禄大夫也是形容清瘦,满脸倦容。他是督粮官自然知道"和籴副使"这个差事不好做,便瘫坐在椅子上扇着风喘气说:"蓝大人也得保重身体啊,你这差事不比我的强。"
自福州一事后,接下来几个州郡和籴粮草反而顺利的多,长鹤心里一面宽心一面忐忑。此时含笑谢着阮培一抬眼便瞧见任东来带着六个长随从外头进来。
适逢春天他穿了一件浅绿色下摆绣着深绿云字纹的袍子,腰间系着缀着祖母绿的黄色丝绦,外头罩着件浅黄色蚕丝纱氅,头上束着金冠插着碧玉簪,通身的鲜艳华丽,正喜滋滋地瞧着手里的东西。
任东来呼啸京都声名远播阮培怎会不认得,忙起身行礼道:"给小侯爷请安。"
"好好,起来吧。"任东来连正眼也也没瞧阮培随口说着几步快走到长鹤身前,举着手里的东西给他看。"你看你看。"他手里举着一个葫芦蝈蝈罐,葫芦身上刻了活灵活现的九条狮子,罐口、罐盖都是红木镶围,盖心用玳瑁镂空了风景,甚是精致。"不是蝈蝈,里头是只赤胸墨蛉,叫得那叫一个好听,五百两银子买了两个。"
无论任东来怎样荒唐胡闹长鹤自小养成的品性一贯认真对他,知道他喜欢这些东西便先接过在手里,对他说:"这位是黑羽军副都统西南督粮官阮培阮大人,昼夜兼程刚从西南过来,紧接还要督送粮草走。"说完这才仔细瞧了手里的罐子两眼说:"甚好,这葫芦罐精致得很,这狮子雕得也好,就只贵了些。"
任东来咧嘴一笑坐下,对垂手站在一旁的阮培说:"你也坐吧,路上辛苦。前日你先头派来的人就到了,我这才紧着出去,正好替我把这个带给小。。。。。。带给叶笙。能连着叫半个时辰呢,我留了一个,这个送他解闷儿。"
阮培一来是真累,二来他戎马出身看不惯他纨绔的样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呵呵笑说:"小叶哪里用它解闷儿,每回见他都是忙得脚不沾地手不得闲。"他说这话是暗讽任东来跟着长鹤却不做正事游手好闲,却见任东来恍若未闻一样兀自悠闲地喝着差役奉上的茶。
南阳城同样一片狼藉,剩余的百姓大多受了惊吓惶惶不语,城里的官吏、地保和南安城一样首当被害,剩余百姓胡乱居住。叶笙背着药箱进了尚算整洁的知州府。城破时南阳知州的夫人身怀六甲带着丫鬟一直躲藏在外,狮陀屠城的时候两个人藏进了一处石洞中侥幸活命。
"还好没什么大碍,你若是觉得还有不适,我就请其他大夫过来再给你瞧瞧。"叶笙收拾着药箱说。
宋郭氏二十余岁年纪,容貌秀美知书达理,虽然痛失了鲣鲽情深的夫君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却依然强自支撑,点点头说:"多谢你,一日来几回,还让他们允了我回家里住。"
叶笙眼下也和北项鸿一起住在这府里,听到这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说:"原先以为这府里没人了,你即回来了自然是住这里,你现在有孕在身回自己府上住最方便,再说还多亏你把其余房屋借给我们和一众老幼住,我还得替他们谢谢你。"
丫鬟乖巧的奉上杯水说:"您喝口水歇歇再走。"
叶笙点头接了,忙背上药箱说:"白日里若有事就赶紧到街口医棚叫我。"
北项鸿与众将商议数天,数着日子,乔策的粮草刚到,阮培的粮草已在路上,于是让黑羽军休养,一月后乘胜攻打南华。
长鹤送走阮培后便牒报呈给枢密院复命,一切按枢密院所议再次动身前往绵阳调粮。过了二十几日,算着阮培再有几日便可到达西南,任东来午前还在得意地对长鹤说小不点收到墨蛉一定会喜欢的,午后便收到快报粮草在途中被山贼劫走,山贼凶猛阮培和一众士兵无一人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