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的靠近,足下的江水果然迅褪去,往两边倒退,“哗啦哗啦”,湍急的江水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以皇帝为中心,分开了江流,截断了大江,两侧高高的水墙还在堆叠,随着河流的流动,不断变得更高,已经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仿佛与天边相连接,水天一色,犹如天幕一般。
人们可以看到,江水中,还有鱼虾在游动,那些搁浅的鱼就这么躺在裸露的河床上,可以看到乱石、水草、一些沉船和衣服的碎片,还有某些残存的白骨就折磨暴露在眼前。
“天啊,江河断流,这是何等奇闻,何等壮观之事,这都是陛下的威德所在啊!”
“就连一些精怪们都做不到这种程度,皇上言出法随,真的叫沧江为之分拨了。”
身后的大军们喧哗起来,他们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一幕,觉得如坠梦中,分不清幻想和真实了,一个个嘴巴张大,十分吃惊。知道陛下的天火不凡,可是本来以为只是火神转世,结果却又能操控江河,这火和水不是一个神职吧,这也能行?
张怀仁的表情已经僵硬了,他盯着皇帝的背影,只觉得自己的固有观念摇摇欲坠,就算是神人转世,这动静也够大的,他的膝盖一软,刚想跪下。
就见到路景苑噗通一声,先跪了下来,一脸狂热崇拜,口里还呼喊着:“天子至圣,福威自显,连苍天都被陛下爱民之心打动,所以才会有此等神迹出现啊。我朝能有此君主,难道还不能说明正是圣人当朝,光照四海,庇荫万民吗?”
张怀仁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尤其是路景苑跪下去之前,为什么还特意看了看他?但他被情绪裹挟,也没有多想,也觉得路景苑所言有道理,便跟着叩呼喊。
身后的军队情绪激动,互相交头接耳,呼啦啦跪了一地:“果然是圣人天子,你看,皇上他竟然能叫大江都停止了流淌,这是多么大的奇迹啊。”
裴钰听着后面的声音,心想路景苑看起来也很有眼色啊,这么会夸,还不得好好培养,再加上他其实还真的有点东西,不错,当心腹挺好的。
此时,早在大军靠近江岸的时候,水下的妖鬼们就暂时远离了此处,在它们看来,这里聚集了众多的军煞,十分壮观,血色的杀伐之气和王朝气运交织,看起来国运还在沸腾翻滚,就十分不好惹。
当然,最显眼的是那个站在前面的小天子,浑身金光覆体,轻纱般包裹着他全身,霸道的国运还在张牙舞爪,仿佛在逡巡四方,警告着所有妄图窥探帝踪的精怪们。
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就被刺目的金光灼伤了眼睛,这也太难缠了,快走快走,不然留下来等着被斩妖除魔吗。
这些水中的妖鬼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转身溜得飞快,所以也没有看到后来的碧波分流一幕。
裴钰没有等太久,带着身后的几个士兵,扛着两具尸体开始向下走。
河床是一个缓坡,但是泥泞不堪,十分松软,这要是脚掌陷进去可不是很好拔出来,裴钰心想,龙珠能不能稍微控制一下水流,能够托起他们就好了。
随着这种念头升起,裴钰的意念和还隐藏在龙珠里,受到距离影响,所以只剩下了不多蕴藏的宝音沟通了一下,默默将想法传递过去。
因为封印还在,宝音的思维传递的断断续续:只有非常强烈想要它听到的内容,它才能感受到。
知道天子正在带着尸体过来,宝音吃力的投注了更多的神念在龙珠里,控制着他们这一行人脚下升起水波,然后形成一道水的阶梯,直直的通往水晶宫殿。
一道江水升起,就这么组成了台阶,出现在了天子脚下,通向下方,此时天色已经明了,太阳升起,一道朝阳的金光照射在台阶上,衬得波光粼粼,十分神话。
天子脚踏碧波,身后是背负了供品的士兵,这是向龙神而去的谈判之路,只是为了叫两岸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必贡献太多祭品,这是什么样子的胸怀?连天地都要为之感动啊。
身后的史官情绪复杂,自古以来,时不时有妖魔鬼怪作乱,人类往往都是很无力的,为了安抚它们,只好奉献牺牲,这已经是一种传统。
可是没有听说过,有哪位贵人会甘愿冒着风险,处处为平民着想,为了不叫他们负担过重,不惜和大妖进行交涉的啊,这种举措,足以彰显皇帝的赤诚之心,如此仁君,已经出了他的想象。
史官的眼泪滑落,他的眼圈红了,想到陛下稚龄登基,一路走来,没有怎么依赖其他人,面对各种困难,都是自己亲自上阵。
听说百姓有难,更是不顾年幼体弱,一路疾驰,只是为了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刚刚解决了晋阳的危机,就要马不停蹄的去长安,只是因为时刻牵挂着治下百姓,不忍心叫他们多遭受折磨。
哪怕是路上碰到了大妖索要祭祀,皇帝都不愿叫沧江两岸的百姓们继续生活在困苦之中,而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每当危急时,往往身先士卒,事必躬亲。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能够做到这些的,古往今来,也不会有几个了。
他还这么幼小,挡在众人面前的身形并不如何伟大,可士兵、臣工们在一次次赞颂他的神威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身为人主,昏庸平常才是常态,能够如此爱民如子的,才是真正世所罕见啊。
陛下,他的慈悲心肠是天生如此,就好像是生来带着难以言说的使命降世,没有太多的私情。能够相伴于天子身侧,他有种预感,就算是后世,也不会再有如此奋不顾身、爱惜于民的皇帝了。
第65章
史官心头感触万千,他纵览史册,阅读过那么多的名人传记、帝王本纪,探寻过一个个朝代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所在,这些东西不用诉说,自然而然的流露在每一行史书中,隐藏在一行行看起来轻描淡写的叙述里。
史书重于千金,简短的几个字:“时年岁大饥,人相食。”,不过是八九个字,可却是王朝的浩劫,足以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遭逢磨难,变作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