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章
徐鹤鸣纵马奔驰,随着穿过敌军本阵,将大部队驱赶追杀,直到跑出不少距离,她这才扬鞭驻足。战场上是很难全歼敌军的,尤其是敌人一心一意想要逃命,他们还养了不少马,跑的那就更快了。
就算是上万头猪放开了,漫山遍野的奔跑,也很难一一抓回来,更别提这些是有脑子还长腿的大活人了,未竟全功十分正常,能够击杀打乱大部队,斩杀俘获大部分敌人就算是不错的胜利了。
一些一心往树林小路里钻的,那更是难以抓捕,还有的乘人不备翻身藏进沟壑,躲在树上,以及不知道钻到哪具尸体下面装死的都有可能,而对于这种情况,只能后续派人继续搜索,并且在打扫战场时,命人做好补刀工作,防止还有敌人没有死透。
这些是以往的惯例,家里和兵书上都是这么教导的,但是这次估计不适应此道了。
徐鹤鸣看着身后激动的步卒们满眼血丝的撕咬着敌军,武器断了就扑上去抱着脖子用牙咬,用指甲撕,恨不得吃人肉喝人血,哪怕是自己大腿上都被插个窟窿眼,也要拼死带走一个敌军。
胳膊上白骨茬子都穿破皮肉漏了出来,手里拿的木棍早就断成几节,不知道掉哪了,士兵还跟没事人一样,亢奋的死死勒住敌军的脖子。胡人拼命挣扎着,用拳头死命的揍着他的脸孔,打的他鼻孔出血,满脸血痕,眼睛都肿了起来,士兵却跟没有痛觉那样,根本不在意自己挨打,最后硬生生的徒手把人扼死。
这期间,魏国的兵卒好像不知道病痛,感觉不到害怕,面对着死在眼前的胡人,像是看到地上掉落的银子一样,迅捷的扑上去,没有丝毫嫌恶地上口舌吐出,死不瞑目的凄惨尸体,只想要证明这是自己杀死的,嚷嚷着叫人给他记上功劳。
一个年轻的士兵肚子都被划破了,肠子流了一地,血液染红了全身,浑身手足冰凉,泛着不正常的死白,嘴唇乌青,却还神色喜悦的抱着一具尸体,一点都不在乎自己身受重伤,已经无力回天:“我做到了,斩一人,五两银子。够买地了,哈哈哈,别管肥田瘦田,我家要有地了。爹,娘,我做到了,哈哈哈。”
他一脸稚嫩,看样子绝没有过二十岁,还是个年轻人,与其同龄的那些世家子弟们,这时候会在干什么呢,应该是吟咏风月,举杯畅谈,在家族中尽情享乐。
可这个士兵,已经要走向生命的终结,只是为了五两银子的赏钱,还不到世家子弟一顿饭的价格,但这已经足够买下一条人命了。
陛下圣明烛照,光耀万里,竟然注意到了平民的潜力,这些人其实并不弱于良家子,只看主帅如何去操控使用。看起来一个庶民渺小如同微尘并不起眼,怒吼更是做不了什么,但这场战争告诉她,庶民们集合在一起的嘶吼,至少可以撼动万人敌军,让凶蛮残暴的胡人都感到害怕。
集众成势,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过往学到的东西,被飞快的转化为徐鹤鸣的积累和经验,这次自己的表现肯定是有不足之处,但下一次再领兵时,她不会再去犯这些问题了。
人总会有不足,但只要善于观察和学习,那么一点点进步下来,她最终一定能成长为真正的当世名将,不会堕了徐氏将门的声誉。
此时这个年轻的士兵,明知道自己将要死亡,却没有害怕,想到家人,他硬是撑到记录军功的功曹到来,血液带走了活力,却还是坚持抖着嘴唇小声说:“我叫秦二牛,我杀了一个人,五两银呢,皇上说的,死了也有钱拿,一定要把银子送到我家啊!”
他的伤势过重,没等到功曹回答,就无力的倒在了地上失去了呼吸,直到死前还抱紧了那具拼命杀死的敌人,生怕自己的功劳不能落到家人身上,渴望的眼睛还睁着,正面对功曹的方向,那样的神色,那样的注视,怎么不让人动容。
功曹的手微微抖了一下,勾画一番,然后弯下腰轻轻合上了这双未曾瞑目的双眼,她小声的说:“放心吧,已经记录了,你的卖命钱不会被谁贪去,只属于你。”
说完这些,站起身看到徐鹤鸣就在不远处,功曹欠身行礼:“徐将军,现在军法官和在下一起,我们互为监督,保证要让功劳记的分明,在下还有很多处没有登记,就不能在此久留了。”
徐鹤鸣自然不会阻拦:“理应如此,你们且去,战场上也许会有还未完全死透的敌人,多加小心,不可大意。”
长官如此吩咐也是应有之义,战争里总少不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仿佛已经离世的敌人,若是稍有不慎,其人也许就会暴起袭击,因此需要多加甄别。
军法官身上武器齐备,其十分警惕的左右打量,双目炯炯有神,身形壮硕有力,因为平时经常执行法纪,约束众人,所以心明眼亮,与功曹为两个体系,他们俩各司其职,互有分工:“徐将军,我等一定会注意此节,不会给人以机会。”
徐鹤鸣见他们俩神情匆匆,不断张望,自然不再久留。
就看到两人结对,飞快的穿梭在下一处战场。
遥望烈度降低不少的战场,还有一些人在其中穿行,不断登记造册。战场功劳需要尽快统计出来,以备战后禀告皇帝,及时放赏赐和抚恤,安抚军中。
随意扫了一眼,徐鹤鸣就能看见黑甲卫装备精良,杀敌颇多,这点和她想的一样。可那些羸弱城防军却也起到了极大作用,正是他们疯了一般咬住不放,即使一换一,也要坚持杀敌,这才吓得草原联军逃命,这点也和她刚刚所想到的互相印证成功。
想到自己训练时,这些城防军还都一副麻木的样子,此时却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徐鹤鸣心中清楚,此次胜利,固然有自己奋勇直前的追杀,还有常静安射杀耶律承启的功,可皇帝本人提出来的政策,才是最终能一锤定音的重要因素。
陛下年幼,却能如此明察秋毫,洞彻人心,开出对症下药的良方,治愈军队顽疾,贯通上下,给了底层人一个上升的通道,这种天资,是多么的值得期待。
这是上天赐予魏国的圣主明君,也是自己要效忠的主人。在这样的主君手下,她能获得的作为也许会过想象,或许百年之后,自己的名字也能有幸同样列居史册。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继续为陛下献上源源不断的胜利和忠诚。
心头思绪万千,上了战场哪有不死人的,因此也没有多愁善感,毕竟慈不掌兵,徐鹤鸣对伤亡也只能是保证功曹的记录公正,不会浪费这些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