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钰见到大家这么有眼色,心里快要乐开花,面上还得假惺惺的装模作样,他知道自己演技也就那样,不过本来也没打算滴点眼泪出来,想到敌人挂的这么快,他不忍住笑出声已经是最大的尊重了。
“鲁王乃皇叔,与朕是血脉亲人,朕年幼,全托鲁王辅佐保佑,才能健康成长。鲁王与朕情谊深厚,朕心中满是对鲁王的孺慕。
但国有国法,鲁王身为人子,在祭拜时犯下大错,打扰先帝安宁,这等罪过不可轻饶。朕虽心痛,但也要以身作则,皇亲犯错与百姓无异,不可因其为宗亲就加以姑息。
今朝野上下沸沸扬扬,鲁王一事不可轻易放下,朕决定将鲁王一支贬为庶人,不得从军和参与九品中正制定品。圈禁在皇城,不得离京。废除鲁王亲王位和王世子的世子位。念在鲁王已死,朕非薄情之人,特许其降格以侯爵之礼下葬。对外就说鲁王虽有大错,但也身负裴氏之血,他行为不端,但朕仍挂念血脉亲情,所以才会如此手下留情。
即日起,令鲁王一脉搬离王府,其妃子若无所出,则令其还家,解除与鲁王姻缘,不影响正常婚丧嫁娶。对于鲁王侧妃,除其皇室玉牒,仅保留其嫁妆,其余财物田产商铺等,封存府库,收归国有。”
鲁王侧妃出身商户,家中资产颇丰,在女儿嫁给鲁王后,为了博得鲁王欢心,陪嫁不少,如今还嫁妆后,就算鲁王侧妃带着孩子搬出去独居,这些财物足够养活她们俩一辈子了。
剥夺定品与从军权利后,鲁王一脉身为平民,除了还有些财富傍身外,已经无出头之日。更何况,皇帝的不喜厌恶为众臣察觉,自然不会有谁不开眼的要去接济鲁王一脉。这种情况下,也无所谓名声更坏了。
其在魏国已无政治前途可言了,如此处理,还能有些钱财傍身,已经是皇帝开恩。
长孙坚没想到小皇帝年纪不大,心肠狠毒,这可不是多好对付的模样,还是说登基前唯唯诺诺都是装出来的?真是虚伪,那些拼命巴结的臣子样子也着实丑恶。
此时诸位大臣们本以为帝王手段酷烈,会对王世子等人更加苛刻,没想到最后的结局还不算最坏。
一些人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看来陛下也不是只凭借好恶行动,雷霆震怒下,也不失柔情。毕竟鲁王为皇亲,刻薄过度,只会让人同情其遭遇,恐惧皇帝。
大敌在外,这并不利于团结百官,容易让人物伤其类。毕竟对亲人便如此薄待,再怎么说,两者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更何况是朝臣,若是犯错呢。如此恩威并济,才是王道啊。
【提示:张弛有度,群臣信服,威望+5。
计算现有威望:48o】
看来随着事件生,探索各种处理情况,也能加威望值,获得的手段是越来越多了,陨石可以说近在眼前。
而人群中的谢灵妙眼神闪烁:她差不多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原本若是还有些不确定,可陛下这盖棺定论无比肯定的样子,已经说明了一切。
鲁王就这样迎来了终局,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谢灵妙想过,以鲁王性格,可能陛下在蛰伏后积蓄力量,然后削藩,蚕食鲁王剩余权柄。
又或者联合权臣一起,就鲁王的僭越列罪,然后伺机落。
种种设想中,斗倒鲁王都非一日之功,还需要等待数年,陛下声望渐隆,鲁王越衰弱。
这才是谢灵妙熟悉的权利运作方式,她也正打算就此出谋划策。
既成政敌,那么政治斗争不死不休,成则鸡犬升天,富贵至极,败则去职下狱,满门抄斩都是常态。
她不会因为是旧主的缘故就网开一面。
因为陛下身边没有可以托庇的臣子,自己必须要尽好谋臣的本分。
但这才几日光景,一位实权王爷就没了,这不是谢灵妙熟悉的节奏。
但看着皇帝胸有成竹的样子,谢灵妙默默调整心态:看来自己还是见识太少,这才大惊小怪,还需要多多历练才是。
她有种预感,也许跟在这位陛下身侧,自己所能见识到的一切,还会更加出乎意外。
第17章
鲁王府
接到旨意后,鲁王侧妃就是一阵头晕目眩,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家王爷怎么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