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尚川有时候会想起以前在法国看过的一部电影,那位女人,总是在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一天,当她要面对不同的人时,她就会从小抽屉里翻出卡片,“性感的女神”“傲慢的贵妇”“天真的姑娘”“市侩的白领”“能干的精英”……每次看到卡片,她都能迅速进入这角色,然后游刃有余地与人沟通,一旦放卡片的抽屉消失了,她突然就像没有了面具,成了一个面无表情的木人,那是最真实的自己。她会做出常人很难理解的事情,比如,对着自己的老板怒吼,因为她搞丢了那张“温顺的下属”的卡片,比如,在雨天,给从前从来看不上的孤寡老人送伞,因为此时的她忘记扮演一位刻薄的客户了。
你看就是这样,人都有很多角色,我们扮演他们,渐渐遗忘真正的自己。
她不是真的有病,只是突然在大雨倾盆的雨夜,搞丢了自己那个充满角色扮演的小抽屉,她忘了很多角色,很多身份,于是来到这里。
这里,只是她自己。
她看见的别人,也只是没有面具的那个人。
有个朋友,姑且算是朋友吧,他每天都来看望自己,带来好吃的饭菜,陪自己聊天,那么为什么,自豪不能跟他谈心聊天呢?
她已然忘了,她要在他面前扮演复仇的女神,反目成仇的旧情人,形同陌路的昔日伴侣,还有她恨之入骨的敌人。
她都忘了,但又没有全忘。
她渐渐记起,就是这个人,在她试图终结自己生命的时候,挽救了自己。他收留她,留她在身边,有很多片段,也如同情人般温馨,默契得如同幻觉。她承认,所谓的爱和恨,不是正数和负数一般相互抵消就可以一切归零,他们纠结,发酵,蔓延,又成级数般把这股感情渐渐演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不是爱,也不是恨,是黑与白之间的那浅浅灰灰的交集,是说不通,说不透,说不明,说不好的五味陈杂。
不咸、不淡、不算、不涩、不苦、不甜、
又咸、又淡、又酸、又涩、又苦、又甜。
你辨不清味道,那就索性不再去辩。
出院的那一天,她拒绝了他送她,依旧回到自己住的那间院子,他不再坚持。但好像,真的又有些不一样了。
可是两个人,都默契的不提当下。
他不会问她,你要做什么?
她也不会问他,你又怎么办?
棋局依然摆下,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她在这边,他在那边。她在明,他在暗。
可是,变数已然发生,结局已不可料。
就在甘尚川出院之后的第二个星期,报纸上爆出s城公安局局长被双规的新闻。新闻寥寥数百字,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但既能见诸报端,自然就是既成事实。旁观者看着这条新闻肆意发挥想象,老百姓们也仅仅只是把这条新闻当做饭后谈资,风吹过也就散了。
而只有身在局中的人才知道,真正的风暴来临了。
梁伯庸如困兽一般在办公室走来走去,从双规到见报,来去不过十几个小时,而之前毫无风声,甚至是之后,市里也没有召开过会议讨论这件事情,而那位从上面亲自派过来的特别观察员告诉他,一切还在调查中,一副无可奉告的样子,不得不说,景然这一招快很准,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高绍南居然备双规了!一时间,没有人能及时消化掉这个不亚于八级地震的消息。
张曼宁在北京跟景然分手后,就去了沈阳,看到消息出来,她忍不住勃然变色,连忙打景然的电话,可是关机,打办公室,办公室没人,找秘书,秘书公事公办地说景市长在开会,不方便接听电话。
“这、这跟之前的计划完全不一样!”张曼宁头痛欲裂,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紧接着,电话开始此起彼伏。
“嗯,爸爸,我知道了。我也在找他。嗯,好的,我知道。”
“冯伯伯,是,我是,好,好,我会转告他的。”
她迫于奔命,在自己一头雾水,内心震惊的情况下处理着这爆炸性消息带来的种种后果。
全世界的人,都在找景然。
可是,他不见任何人。
从北京回来,随行的还有一个特别调查组,由上面直接委派。
在回来的路上,他就跟特别调查组确定好了行动计划。不暴露特别调查组的存在,只用派一个人出面向高层出示特别观察员的身份,入住市常委。
正是因为调查组的存在,才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规高绍南。
这只是景然以卵击石的第一步。既然一场硬仗不可避免,那么他就拿高绍南开刀吧。
高绍南被禁锢在一间位于郊区的宾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任何可以与外界联络的工具,高绍南躺在床上,看似假寐,大脑却在飞快地运转着。
他知道他正在陷入一场政治困局。当时请他到酒店的人,他不认识,不是s城的口音,都是生面孔。这条线索,让他敏锐地察觉到景然应该是动用了上面的关系,否则不可能不走漏半点风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动用也不该只是他那一派的关系,否则他如何面对之后的残局?
他相信,没有一定的把握,任何人都不会贸然拿他开刀的。
政治是一盘棋,无非就是我牵制你,你牵制我。而高绍南有这样的自信,因为他手里有足够多的筹码。
醉生梦死虽然查封了,但是证据还在,说得不好听点,他捏着很多人的下半生,他死了,别人也完了,这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局。他手里没有景然的把柄,但不代表景然背后的人没有,他上面的人没有,更不代表以后他就没有。他并没有像外界传言的那样过得提心吊胆,相反,他很冷静,出乎意料的冷静,与之前给人的嚣张印象不同,此时的高绍南更像一个老练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