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这也意味着大周在慢慢的走向繁荣,至少灾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等过一段时间,之前陛下让百姓们在全国各地,种下的马铃薯全部都结出果实后,那他们大周所有人都不用再挨饿了。
只有先让百姓们吃饱,解决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才能够考虑去大肆发展经济。
倘若百姓们连吃都吃不饱,他们又该怎么配合朝廷策略去增长经济呢?
而后,李牧又和周玄寒暄了几句,最终才打算离开。
“陛下,既然都已经决定好了,那老臣就先下去准备了。”
“等到时机成熟,老臣会过来和陛下商议后续进攻的计划!”
说完这话,李牧也没再继续逗留,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等他退出到门外后,这才转过身离开。
看着李牧离去的背影,周玄心中居然莫名生出了一股自信。
他觉得大周既然有李牧这种鞠躬尽瘁的忠臣,想必绝对也不止他一个,有如此臣子他大周何愁不能昌盛。
现在李牧已经开始备战,这件事自己暂时全权交给对方了,所以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处理好眼前的事情。
那就是去御书房处理奏折,他从今早开完朝会后,到现在还没有离开天阳殿。
但张灵儿提前离开了,她应该就是去处理奏折。
只是凭她一个人,批阅奏折的速度肯定不快,他要赶紧去御书房帮忙。
想着,他毫不犹豫走出天阳殿。
在去往御书房的路上,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嘴中呢喃道。
“赶紧处理完朝政,下午还要去工部和沈家的工坊看看。”
这些工坊所生产出的东西,对他和朝廷来说都非常的重要,关乎着大周的经济和军事。
他的时间确实不多了,必须要继续扩建工坊,来提高生产出冰块、武器和琉璃饰品等物品的产量。
不仅如此,他还要亲自去往兵部一趟。
刚才在和李牧的谈论中,两人都提出了大周现在军事力量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兵力实在太少了。
说实话,朝廷现在所掌控的兵力,甚至还没有北夷国的数量多。
虽然他收编了不少投降的叛军,其中包括四个封地的兵马,但数量也并不算太多,毕竟这些叛军都遭受过御林军的清剿。
如今,北定王手底下拥有那支归降的叛军,其中大部分都留在了北平,被沈飞收编为了御林军。
还有一部分叛军,在——的带领下从雍天城来到了皇城,如今也被收编为了御林军。
至于天都城、牧城和盘州城的归降叛军,大部分都是要在边境先改造,且暂时也无法调集太多人回来。
那边关还是需要士兵来驻守,要是全部调回皇城的话,边境关口将会没有任何防御。
这时候那些境外的势力,以及一些觊觎大周领土和资源的国家,要是趁机攻打过来的话,边境城池很可能会失守。
而且,这些周边不少国家和势力,大多还都是出国的附庸。
如果他们占领大周城池后,再借此让楚军从那些城池进入大周腹地,那以御林军的数量根本就无力抵挡!
“看来必须要加大扩军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