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紫禁城的乾清宫内。
大明朝堂一场小范围的高层秘密会议正在进行中。
参会的朝臣包括新任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及吏部尚书谢升等极少数重臣。
作为大明朝最高的统治者,崇祯帝此时裹着一件黄色氅衣,脸色略显苍白,“说说吧,辽东的局势糜烂到了什么程度?”
听到崇祯帝的问话,使得大明朝廷的诸多高层都陷入了沉默。
见众人都不回答,崇祯帝不得不点将道,“陈新甲,你为大明的兵部尚书,就由你第一个回答吧!”
陈新甲闻言,只能出列,跪在紫禁城冰冷的汉白玉地砖上,默然无语。
大明在辽东军事上的连番失利,令他这位兵部尚书压力山大。
一阵沉默之后,陈新甲终于还是开口回答道:“陛下,自去年十月的松山战败以来,松山、锦州二城被困已久。
虽然在这期间,宁远的吴三桂等人尝试过救援松山城,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眼下朝廷已无援兵可派,至此非常之时,陛下当用非常之策。”
崇祯帝虽然明白陈新甲所说的非常之策是什么,但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对着陈新甲追问道:“辽东困局朕已知晓,松山、锦州两城被建奴围困半年,补给也经常不能送达,甚至连通信也经常断绝,确为非常之时。
如此危机时刻,不知卿的非常之策为何啊?”
听闻崇祯帝这样问,陈新甲虽然面露难色,但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臣所言的非常之策为议和!”。
“议和?陈新甲你身为兵部尚书,怎能生出与建奴议和的想法?建奴杀我百姓,占我城池,辱我中华,如此恶行,朕岂能与他们议和?
若是朕与建奴议和,将来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陛下,此为非常之时的非常之策,古有勾践卧薪尝胆,唐太宗李世民也曾与突厥的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有过渭水之盟。
此都为非常之时的非常之策也,待大明国力恢复,相信陛下也能如唐太宗一样一雪前耻!”
崇祯帝原本就是想议和的,只不过是为了面子才故意那样说的,眼下陈新甲既然已经给他找好了台阶,于是崇祯帝假装叹了一口气说道,“哎!既然如此,能款(和)则款,卿不妨便宜行事。”
这“便宜行事”四个字,将崇祯帝的虚伪无能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等于是崇祯帝将与建奴议和的责任,全都推到了陈新甲的身上,一旦事情进展不顺利,或是被言官弹劾,崇祯帝立马就可以将陈新甲推出来背锅。
陈新甲虽然从心底里感到对崇祯帝失望,但食君之禄,分君之忧,陈新甲不得不默认了替崇祯帝背锅。
崇祯说完,还不忘征询在场其他诸位大臣的意见,但内阁周延儒、吏部尚书谢升等均避而不答。
这让崇祯帝感到十分的不满,许久之后崇祯帝不得不停止了等待他们的表态,直接正式的命陈新甲全权负责与建奴和谈,并叮嘱他严格保密,此事切勿泄露半分。
陈新甲别无他法,只能接下崇祯帝丢来的烫手山芋,开始着手准备与建奴的议和事宜。
此时的满清虽然已经崛起,甚至还有一帮子降清汉臣与满清贵族们叫嚣着入主中原,但建奴的最高领导人皇太极却并不赞同此观点。
原因也很简单,满清作为一个突然崛起的关外小族,皇太极此时的胃口并没那么大。
此时的满清在短期内地盘已经扩大了数倍,在皇太极看来,满清此时的地盘已足够的广袤。
且短时间内的快速扩张,使得满清的民族成分极其复杂,满清急需要好好消化一番现有的土地与人口。
对于冷兵器战争来说,土地并不是最重要的,人口才是。
因为打仗是要死人的,就算建奴的八旗再厉害,也终究是凡人,也会死。
因为满汉两族巨大的人口差距,满清虽然此时在辽东占据了优势,但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关外的汉人很少。
越往关内,建奴与大明作战肯定是越难打,皇太极此时还没有与中原王朝死磕的勇气。
毕竟满清的老祖宗金国,就曾经干过这事,最终结局凄惨,皇太极并不认为此时的满清比大金国更强。
因此,当陈新甲将和谈的期望告诉给皇太极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皇太极的积极回应。
虽然此时的大明已经没有了什么信用(这已是双方的第五次议和,前四次均是谈着谈着崇祯帝碍于面子不谈了)。
但对皇太极来说,与大明议和并没有什么损失,反正边打边谈嘛。
既然双方都有了和谈的意愿,很快二者的正式和谈就开始了。
大明派遣的是陈新甲手下的兵部职方郎中马绍愉。
临行前,马绍愉希望崇祯帝能给他下一道正式的国事敕书,以表明自己的诚意。
但此时崇祯帝的老毛病又犯了,既想要当那啥,又想要立牌坊,死活不肯下敕书,只出了一封“谕兵部陈新甲”的内部敕书,以此来替代给满清的国书。
而且崇祯的敕书写得非常的“硬气”,“据卿部奏:辽沈有息兵休民之意……我国家开诚怀远,似亦不难听从,以仰体上天好生之仁,以复还我祖宗恩义联络之旧,今特与卿便宜行事,差官宣布,取有的确信音回奏。”
战场上打不赢,和谈怎么可能占便宜,皇太极看了崇祯帝的敕书后大怒,对崇祯帝回答道:“自以天之子,鄙视他人,口出大言,不愿和好。”
崇祯帝虽然对皇太极的无礼感到愤怒,但眼下形势比人强,崇祯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只能与陈新甲重新商议如何写给建奴新的敕书。
但是崇祯帝没想到的是,就在他正思考如何回复建奴新敕书的时候,大明境内的形势,一时间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喜欢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请大家收藏:(xiakezw。com)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