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苏婳便回了桂花村。
接下来她可能没太多时间在桂花村守着养猪厂的建造了,她见了兵子,将监工这件事情交给了兵子,并且给他工钱。
兵子倒是很乐意的接受了。
苏婳又回了一趟家中。
杨玉兰知道她在宋府管家了十分高兴,“这么看来宋老爷还是十分喜欢你这个儿媳妇的,不过不管怎么样那宋夫人都是做婆婆的,她又给宋老爷生了个儿子,宋老爷就算这会生她的气,往后只怕也还是会将管家权给她的,你呀,现在就做做样子应付应付宋老爷好了,可千万别将宋夫人给得罪了。”
苏婳不是想同杨玉兰说这个的,“娘,这些你就不用管了,我回来是想同你商量一下弟弟年后上学堂的事情。”
杨玉兰闻言便道,“就去镇上顾家的书院吧,好像叫什么恒远书院的?正好你如今也在镇上了,你弟弟去读书你也方便照应一二。”
苏婳却摇了摇头,“恒远书院不妥。”
“不去恒远书院那去哪里?镇上最好的书院就是恒远书院了。”
而且恒远书院的束脩费还不便宜呢,一年得七八两银子,除此之外还要买书,笔墨纸砚,样样都要花钱。
杨玉兰粗略地算过一笔账,若是将苏羲送去上学,这一年少说也要十两银子的开支。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想到如今家中条件好些了,她咬咬牙也就决定让苏羲上了。
反正她现在坚持每天都
做头花绣荷包,一个月也能有一二两银子的进项。
苏婳便将宋老爷的想法同她说了。
“那宋涛本就是在恒远书院读书的,可能宋老爷觉得恒远书院不好才想着将宋涛送到县城里的才遇书院去的,那才遇书院肯定是比恒远书院要好的。”
杨玉兰有些犹豫,“好是好,可是这束脩费……”
“我公公他说他常年给才遇书院供应纸墨笔砚的,送两个孩子进去读书人家是不会收束脩费的。”
“那你弟弟他们住在哪里呀?难道要住在书院里头?你弟弟这么小,他还从来没离开过我身边,别的倒是没什么?我就是担心他不习惯。”
苏婳便将宋老爷在县城有院子的事情告诉了杨玉兰,“你若是不放心弟弟就跟着一起去好了,在他身边也好照顾他。”
杨玉兰有些心动,但是又觉得有些不合适,“这多不好啊,我去你婆家的院子里住……这传出去旁人只怕是要笑话了。”
“我公公都不在意这些,你在意这个做什么,现在是弟弟的学业要紧,其实你在哪里都不影响你做头花做荷包赚钱的。”
之前因为家里穷把地给卖了,家里也没什么地,最穷的时候没办法租了宋家的地来种,如今有了更好的赚钱法子了杨玉兰也没打算种地了,说起来她离了桂花村确实是没什么的。
“那家里长久得没人也不行。”
苏婳道,“家里怎么会长久地没人呢?羲羲年岁
还小,他上课的时间不会太长的,每个月总有几日的休息时间,休息的时候我让周叔驾马车去县城接你们回来,这来回也要不了多长时间。”
杨玉兰被苏婳说得彻底心动了,“那成,那我就跟着羲羲去县城吧。”
同杨玉兰商量好这些事情之后苏婳又回自己的房间里收拾了一下东西,最后带着元宝和大黑回了镇上。
刚回宋府便被许管家告知让她去见客。
苏婳回屋去换了一件干净的衣裳便跟着许管家往前厅走去。
路上苏婳好奇道,“是什么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