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祁镇竟不敌瓦剌?看来主和之策还得再思虑一番。”
此时的朱瞻基,还不知道他好大儿做的‘惊天大事’,自然觉得做爹的得替儿子解决问题。
【继初征漠北大捷后,朱棣的第二次远征漠北也得胜而归,这给了朱棣极大的信心。
可以说当时的明朝,没有人比朱棣更了解蒙古军,毕竟朱棣可是从朱元璋一朝,还是燕王的时候,就一直与蒙古诸部作战。
瓦剌等部估计怎么都没有想到,当初打得他们溃逃的半大小子,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之后,还要亲自率军来攻打他们。
有了朱棣这一克星的存在,无论瓦剌还是鞑靼,都在朱棣一朝翻不出大浪花来。
蒙古诸部虽被朱棣压制得不敢大规模进攻,可小范围的烧杀抢掠之事还是不少。
朱棣觉得时候到了,一直酝酿在心头的一件大事可以提出来了。
那就是迁都北平。】
-
“迁都?都城位置选好了吗,怎么贸贸然就迁都了,可是迁至了长安?迁都要解决的事宜颇多,老四你都能解决得了吗?”
朱元璋看到此时,放下了碗筷再也吃不下去。
好好的,老四居然一登基就倒腾出了迁都之事,哪怕朱元璋也想迁都,也是思虑再三的。
都已经是个成年人的朱棣,被亲爹揪着耳朵还是不敢动弹,他怎么会知道天幕中自己要将都城迁至何地?
此刻的朱棣很冤枉啊!幸而还有朱标在一旁解围:
“爹,不妨听听天幕是怎么说的吧!”
趁朱元璋愣神之际,朱棣赶紧逃到了大哥身后,亲爹就是凶残!还是大哥最疼他!
【其实从朱棣登基起,就在为迁都北平做准备了,从北平皇宫的修缮,到命令富户迁入北平等等。
然而迁都北平不是一件小事,最要紧解决的问题,便是北平粮食产量少,无法支撑迁都后的大量粮食供应。
要迁都,最起码得让大家能吃得上饭吧?若众朝臣整日饿着肚子当值,估计在皇权之下他们也能集体罢官。
吃都吃不饱了还当官?不如在江南当个富户得了。
即使困难重重,也难以阻挡朱棣迁都的决心,为了解决北平的吃饭问题,朱棣日思夜想,不知掉了多少根头发。
就在朱棣即将被吃饭问题折磨得秃头时,突然灵光一现,北平没有粮食,可江南有,京师有啊!
将粮食从南方运至北方,北平的吃饭问题不就得到解决了吗?
想到这一点的朱棣,当晚兴奋的都没有睡着觉,当即提笔写下了几个运输粮食的方案。
首先便是陆运,不过陆运写出来后立马被朱棣涂抹掉了,无他,只因这一办法实在耗费太大。
到时粮食是运到北平了,可钱财都花费在路途上了,北平即使得到了粮食,也只是得到了人们吃不起的天价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