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得写一封言辞恳切的家书回去,好好叙一叙这嫡亲的‘兄弟之情’。
若陛下执意要派新的主将来,那…那就让自己当个副将嘛,也比解职回家蹲着强啊!
【回到北平的朱棣很是消沉了一阵,东昌大败打击了燕军的士气不说,还折损了他的一员猛将张玉。
朱棣已经想象出,他的好侄子是怎样在京师嘲笑自己的,而观望着自己发动靖难之役的其他藩王们,又生出了怎样的心思。】
-
“世美!!”
正率领大军朝东昌奔去的朱棣看完天幕后,心急如焚,同时一阵后怕萦绕于朱棣心头。
原来张玉会折损在这场战役中,看来先前定制的战术确实都得从长计议了。
听闻朱棣在召唤,原本在看天幕的张玉,连忙骑马而来朝朱棣道:
“殿下,您先前惯常用的侧翼等攻击之法,看来被盛庸那厮察觉,已提前做好了部署。”
朱棣听闻后久久未曾说话,他有的只是庆幸,幸好天幕在战役开始前告诉了他之后的战事走向。
也幸好,如今世美还活得好好的。
“世美,往后你都跟在本王身侧,一步也不许离开!”
“这…是,标下领命。”
张玉大惊,殿下他…倒也实在不必这样吧?
一步也不许离开,难道殿下如厕时,自己也得跟着殿下进恭房?
虽然可以是可以,可是这味儿,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朱棣被张玉看得莫名其妙,难道这些天下来,世美竟然还不知道朝廷军不主动攻击自己?
不应该啊…
作者有话要说:
[1]《明通鉴》记载:铉随宜守御,燕师持久顿城下者凡三阅月,卒不能下。
[2]《明通鉴》记载:王闻张玉败没,痛哭曰:“胜负常事,不足虑;艰难之际,失此良将,殊可悲恨!”
酸梅汤后续
【不过朱棣的消沉日子没过多久,军师觉得朱棣不应当在北平自怨自艾,继续挥师南下才是正道。
这位军师便是后来的传奇锱衣宰相姚广孝,现在尚是僧人道衍,自朱棣起事以来,道衍就出力颇多。
燕军从哪切入,又应先攻打何处,都由朱棣与道衍商讨而得来。
现如今道衍也说应继续南下攻克朝廷军,此想法正与朱棣不谋而合,只是少了个推动朱棣前行的人罢了。
于是朱棣走至营中,先祭奠了此前逝去的将士们,尔后率军南下,不过这次南下,朱棣选择绕了远路。
之前济南的围而攻不破,加上东昌之战的大败,使得朱棣再不敢踏上山东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