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若李景隆是自己人,那对战时就不能下死手打,得悠着些不能伤了自己人啊!
这样几场大战下来,还不能表现出李景隆的忠心?为何殿下还要将李景隆派回朝廷。
李景隆岂不是很危险?
张玉以为自己发现了真相,迅速小跑至朱棣身旁,焦急地道:
“殿下,还是将李将军召回吧!咱们都信他的投诚之心了,您瞧瞧这些人马,这些物资!若再回朝廷,李将军危矣!”
朱棣闻言眼角眉梢都狠狠地抽了抽,谁告诉张玉李景隆是他的人了?张玉是哪来的错觉?
“李景隆压根就不是本王的人!”
敢情他强调了这么多回,张玉都当耳旁风?
这想法很危险啊,李景隆只是自己怂,并不是朱棣的细作,下回战场上碰面了还得你来我往的厮杀。
张玉就很不理解,这样一心为燕军的人,居然不是殿下的细作吗?那李景隆每次给他们燕军这么多人,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要知道物资还可以慢慢屯,战时最重要最宝贵的,其实是训练有素的将士们,多一位这样的士兵,意味着己方多一份保障。
李景隆每次十万十万的给他们送,哪怕朝廷有再多的人,也经不起李景隆这样送吧!】
-
看完天幕后,就连朱元璋都说不出话来了,按说,李景隆的爹李文忠,最是能征善战不过。
若李文忠与老四对上,那老四绝对只有举手投降的份,怎么儿子竟没有学到老子一丝一毫的本事?
“传令下去,武将子嗣若想走从军的路子,务必将考核那关给咱把牢喽。”
朱元璋一阵后怕,若都看着爹厉害就提拔儿子,儿子都是李景隆这样,他大明朝靠谁来打仗?
靠给敌方送人送物资的年轻将军吗?这不是拿大明朝的国土寻开心吗?
后头朱棣也在暗自盘算,他日登基之后,李景隆之辈是万万永不得的,也就他的好侄子朱允炆将他当个宝似的供着。
-
“哟!陛下,您怎么流鼻血了,快,宣太医啊!”
朱允炆抬手朝鼻子摸去,果真摸到了鲜血,甚至有些止不住,就是太医不来,他都知道自己是什么症状。
定是被李景隆给气得着急上火了!
【自李景隆短暂在德州停留,又被燕军打跑后,就龟缩在了济南,燕军就这样轻易的获得了的德州城内的一切物资。
李景隆被戏耍北上游之前,就是以德州为大本营,因此德州城内的东西还真不少。
朱棣见此情形,立马下令不得惊扰百姓,只派军接管重要关卡,以及军事重地。
因此没过多久,德州城内又现往日的繁华,街上的百姓们讨论着今日朝廷来,明日燕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