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生得貌美,不但不显得稚嫩,反倒在一众年长些的姑娘们中间显得有些打眼。
贾母虽然不同意凤姐儿嫁给贾珠,但是对凤姐儿本身还是挺满意的。
若是不然,她也不会在那天商谈贾珠婚事的时候,最后提了那么一句。这就差直接说,可以把凤姐儿给贾琏了。
现在一看,果然两个人般配得很。
贾琏也是那种不喜欢读书的活泛性子。
要不然他也不能一个家学上了好几年,除了认识几个字之外,并没有什么长进。这跟凤姐儿自幼被当成男儿教养,专门起了学名上学,却只认识了几个字之后就辍学了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且看那位李家姑娘,以后的珠大嫂子,未出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吧。
为了近距离地观察一下这位未来的珠大嫂子,袁春十分有耐心地担任了引导员的工作。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姑娘们都陆陆续续到了。
那位李纨小姐姐,来得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晚的,卡在中间的时间到达,既不显得失礼于人,也不显得过于猴急——不愧是读书人家出来的,这种安分随时、不卑不亢,甚至隐约还有点儿小清高的性子,也是特色很鲜明的了属于是。
她也是唯一一个对袁春颔首微笑,既没有高高在上地昂首走过,也没有过于迎合,上来硬套近乎。
一切都十分中庸。
分寸感拿捏得十分好。
也就难怪,她日后一个寡妇带着儿子在荣国府这样的地方生活,除了得了一个老好人的评价,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负面说法了。
跟凤姐儿那可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无为而治,比有为而治,哪个更高一筹,似乎也不太好说。
袁春看着十四岁的李纨和十岁的凤姐儿,想到了她们俩以后的结局,一时间有些恍惚,好在她很快就回过神来,笑着对李纨点了点头算是回礼,然后就继续接待下一个姑娘了。
不过,因着她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纨身上,对其他姑娘的关注都基本没有了。
其实其他几家的姑娘也有很多不错的,不过都不太适合贾珠。
只有李纨,才有可能配合她改变贾珠的命运。这一点从袁春看到她的第一眼起,就感觉到了。
至于是不是真实的预感还是只不过是个错觉,这还是要靠以后的进一步接触来验证了。
众姑娘们都入座了之后,赏花宴正式开始。
这一次的赏花宴会跟之前袁春参加过的那次基本上差不多。反正就是看花,吃喝,吟诗、作画、抚琴、歌舞。
总之,吃好喝好玩儿好的同时,也得展示一番才艺。
姑娘们一开始还挺矜持,后来就渐渐放开了。反正都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总是得过这一关的。而且运气不好或者是特别好的,还得多过几次,大家都习惯甚至都有些麻木了。
反正最后都得嫁人,那不如折腾一番,嫁个好人家。
荣国府在大多数京城姑娘们的眼中,还是个好人家的。毕竟她们也只能跟世上所有其他人一样,看得都是表面。
真实的情况,除了贾母袁春她们,就只有皇家了。
这一次的相亲赏花大会,在贾母、王夫人和袁春的鼎力合作下圆满结束。
相亲的结果也跟袁春预料的一模一样。
李纨在一众姑娘的候选人中胜出,成了贾珠的定亲人选。
凤姐儿跟贾琏的谁人这次没有直接定下来,主要还是因着邢夫人不敢拍板儿——既然是给大房嫡子选媳妇儿,那肯定要把大房的正室夫人邢夫人给请来了。
这位邢夫人,虽然一向是个尴尬人,但是就算是尴尬,那也是大房的正室夫人,不管怎么说,都得出席这个场面,拿这个主意。
按理说,她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表现一番,或者同意,或者反对,到底也是个立人设的好机会——王夫人虽然想要让凤姐儿嫁进来,但是贾母却有些无可无不可。
反正史家没有适龄的姑娘,其他哪一家嫁进来都差不多。也不一定非得就王家的不可。
按理说这正好是个“夺权”的大好时机,贾母也有意让大房支棱起来好跟王夫人抗衡。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但是贾母似乎天生就有种平衡万物的手腕儿——她总是能够轻易掌控别人的弱点,然后加以利用,将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可以说,底下人闹腾得越凶,她的位置就越稳当。对于大房和二房,她虽然明显偏心二房一些,但是也还是并不希望“一家独大”。
所以这次她也算是故意留了一个机会给邢夫人。她要是聪明,同意了让凤姐儿成为贾琏的正妻,那就可以继续当她的甩手掌柜的,什么事儿都不管,继续过她的小日子。
若是不同意,再另外选自己喜欢的儿媳妇人选,那就可能会得罪王夫人。并且还可能选到一个远不如凤姐儿的,那到时候新来的儿媳妇不但不能替她分忧,还得她来操心,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可惜,邢夫人就是那种天上掉馅饼都接不住的人。
何况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她根本就看不明白。
最开始,贾母派人去请她,说的是一起赏花,并且特意说了“有京中几家交好人家的太太姑娘们一起”。
这话都说的这么明显了,邢夫人却还是根本就没明白过来,她就还真的是以为只是单纯地看花儿的。
结果看了半天,花儿看完了,人也都走了,贾母问她可看上哪个姑娘给贾琏做媳妇没有,她就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