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刺破云层,洒向大地的时候,李世民和他身边的人们已经抵达了大唐第一研究院那巍峨庄严的门前。
"陛下,请进吧。
"段纶轻声说道。
"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迈步向前走去。
随着他们踏进研究院的大门,一幅令人惊叹的景象展现在眼前。只见那些房屋的屋顶高耸入云,飞檐斗拱交错纵横,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它们的辉煌与荣耀。
朱红色的柱子傲然挺立,与洁白如雪的墙壁交相辉映,透露出一股庄严肃穆又不失典雅精致的气息。
院子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翠绿的树叶随风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场自然的交响乐。
而古老的亭台楼阁则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处,小桥流水穿梭其中,形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这一切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超凡脱俗的氛围,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众人历经漫长的一天方才完成对这座规模宏大、设施完备且充满创新科技气息的研究院的全面参观之旅。
当他们拖着疲惫但充实满足的身体返回乾清宫时,李世民龙颜大悦地对段嘉许与李道君两位功臣给予高度赞扬,并宣布将于五日之后举行盛大隆重的剪彩典礼以庆贺此项伟大工程圆满竣工。
段纶和李道君立刻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剪彩仪式筹备工作之中。他们深知这次活动意义非凡,必须确保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短短四日一晃而过,眨眼间便来到了这十位应试者接受考核的重要时刻。
这天清晨,天色尚未破晓,朦胧的晨曦中透出一丝微光。十位候选人早已抵达乾清宫门前,静静地伫立等待着。他们怀揣着紧张与期待交织的心情,默默地注视着那座巍峨庄严的宫殿。
当东方天际渐渐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金色阳光洒落在宫殿的屋顶之上时,一个身影缓缓走出乾清宫——正是张阿难。他步伐稳健,面带微笑,向众人拱了拱手,然后高声说道:“陛下有请各位入殿。”
众人闻言,纷纷恭敬地回应道:“谢陛下!有劳张公公引路。”于是,一行人紧跟着张阿难走进殿内。
一进大殿,众人目光立刻被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李世民吸引住。只见皇帝面色凝重,眼神犀利而威严,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待众人行过礼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今日乃是尔等接受考核之时,朕特遣专人备下考题,望诸位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应对,考试时间一个时辰。”
言毕,数名侍卫应声而出,将试卷依次分发给在场诸人。
拿到考卷后,宫殿上一片寂静,众人纷纷埋头奋笔疾书,开始认真答题。整个考场气氛异常紧张,除了偶尔传来的翻纸声和轻微的呼吸声外,就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摩挲时发出的沙沙声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仿佛被无限拉长,但众人却浑然不觉,他们全都沉浸在自已的思绪之中,全力以赴地应对着眼前这份关乎前途命运的试卷。
渐渐地,有人开始轻轻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或者手腕,但眼神始终没有离开过卷面;也有人微微皱起眉头,似乎遇到了一些难题正在苦苦思索;
然而更多的人则是面带微笑、胸有成竹,显然对这些题目早已驾轻就熟……尽管每个人的表现各异,但毫无疑问,这十个人无一不是来自大唐的青年才俊,他们拥有过人的才智与学识,能够参加这次考试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证明。
一个时辰之后,终于有人完成了答卷并起身交卷。紧接着,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将自已的考卷递交给李世民。
待到所有人都交完卷子后,李世民亲自逐一审阅起来。他看得十分仔细,时而颔首称赞,时而面露微笑,显然对于这些应试者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当最后一份考卷看完时,李世民抬起头来,脸上满是欣喜之色。他看着眼前的十位才子佳人,感慨地说道:“你们都不错,看来你们这几天都有在好好学习。”说罢,他站起身来,郑重宣布道:“朕决定,此次应试者全员通过!”
众人闻言,顿时喜出望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齐声高呼:“谢陛下!”声音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宫殿之上。
这一刻,他们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激——为自已的才华得到认可而自豪,并且他们都十分的感谢李世民,要是没有李世民就没有他们的今日。
李世民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眼前的众人,嘴角微微上扬,声音洪亮地说道:“你等务必精心准备,并在明日参加剪彩大典!”他那充满威严与自信的语调仿佛一道命令,让在场之人皆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使命感。
“遵命,陛下!”众人齐声回应,毕恭毕敬地向李世民施礼道谢之后,方才转身离去。乾清宫内一时间恢复宁静,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一场盛大而庄重的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翌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大唐第一研究院门前张灯结彩、旗帜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李世民龙行虎步,亲自莅临这片充满希望之地。他身披黄袍,气宇轩昂,周围环绕着一群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这些才子们个个衣袂飘飘,风度翩翩,宛如仙子下凡般簇拥在皇帝左右。
终于,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李世民手持金剪刀,毅然决然地剪下那绚丽多彩的绸带。刹那间,彩带漫天飞舞,如彩蝶翩翩起舞,又似仙女散花飘落人间。
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大唐科学研究新纪元的正式启航,更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科技腾飞崛起之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