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嘉许领命后,毕恭毕敬地向李世民行礼并说道:“陛下,接下来我们是否可以着手准备火铳的实验了呢?”
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同意,然后简洁明了地回应道:“嗯,开始吧。”
得到李世民的许可后,段嘉许转身面对士兵,声音洪亮地下达指令:“众将士听令,即刻将火铳瞄准百步之外的靶子,准备射击!”士兵们齐声应和,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火铳,将其稳稳地对准远处的靶子。
随着段嘉许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火药,火铳发出震耳欲聋的“砰砰”声。瞬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只见远处的靶子在强大火力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碎片四处飞溅。
目睹这一幕,李世民不禁喜笑颜开,心情愉悦至极。他连连赞叹道:“好!好啊!此等利器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倘若我军皆配备这般神兵,战斗力必定会大幅提升!”
此时,段嘉许见缝插针,顺势向李世民进言献策:“陛下圣明,火铳固然威猛无比,然而其制造工艺颇为繁复,所需成本亦颇高。
若欲大规模装配于军中,尚须对制作工艺加以精研改进,以求降低成本,方可实现。”
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言之有理。你速去召集能工巧匠,共同探讨改良方法,务必要尽早制造出数量更多、品质更为精良的火铳来。”段嘉许恭敬地应承下来,心头暗自欢喜不已。
他深知这次试验的成功意义重大,不仅让自已在御前立下汗马功劳,更意味着前程似锦,官运亨通。
段嘉许稍作停顿后,继续提议道:“陛下,您是否想亲自体验一下这火铳的威力呢?”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回应道:“哦?如此甚好,那朕便尝试一番吧。”
话音刚落,程咬金粗犷豪迈的声音响起:“陛下,微臣也对这新鲜玩意儿颇感兴趣,可否让微臣也试试?”李世民闻听此言,不禁哑然失笑,欣然应允道:“也罢。”程咬金见李世民如此痛快地答应。
赶忙躬身施礼道谢:“多谢陛下!”
其他大臣们目睹此景,纷纷流露出期盼的神情,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世民。
李世民自然明白众人心思,于是挥挥手,朗声道:“既然诸位爱卿皆有此意,那不妨举行一场比试。谁若能射中目标,便可胜任火铳营营长一职。”
众人闻言皆喜出望外,齐声致谢:“谢陛下恩赏!”一时间,众人之间气氛热烈非凡,众武将跃跃欲试,都渴望在这场较量中一展身手。
毕竟赢了就能成为这火铳营的营长,那他们在军中的身份都能得到提高。
比赛开始,众武将轮番上阵,展示自已的射术。然而,火铳的操作并不简单,不少人都未能命中目标。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无人能成功之际,李靖挺身而出!只见他深深吸气,稳定心神,然后毅然决然地举起那柄沉甸甸的火铳,将目光牢牢锁定住目标,接着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刹那间,震耳欲聋的“砰”声响起,子弹如闪电般疾驰而去,不偏不倚地命中靶心!
这一幕令在场众人瞠目结舌、惊叹连连,而李世民则是喜形于色、龙颜大悦,当场高声宣旨:“李靖胜出,封其为火铳营营长!”
李靖满脸喜色地接下任命书,并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定当全力以赴训练麾下士卒,务必使火铳营发展壮大成大唐军中的王牌之师!
“嗯,甚好。既已完成此次测试,诸位随朕回宫吧。”
“遵命,陛下。”
没过多久,这群人便抵达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
大明宫内,金銮殿上,龙椅中的李世民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声音洪亮地问道:“诸位爱卿,你们都已经看到了今天试验的红衣大炮和火铳,对此有何看法呢?”
这时,一名臣子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躬身施礼后奏道:“陛下,微臣今日目睹此等利器,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其威力之巨大,堪称惊世骇俗。倘若能够大规模生产,并配备于我军之中,必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军队的战斗力啊!”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大臣紧接着附和道:“陛下圣明!微臣完全赞同前者所言。然而,这等犀利的火器制造绝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因此,还望户部给予更多的支持,方可成事啊。”
听到这里,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随即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户部尚书,缓声问道:“爱卿,对于此事,户部可有什么困难之处吗?”
户部尚书心头一紧,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户部目前确实面临一定的压力,但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我们必定会竭尽全力去配合。即便有所艰难,也绝不会退缩半步!”
此时此刻,程咬金情绪激昂地高声喊道:“圣上啊!依微臣之见,尽管这火铳的确厉害无比,但终究还是需要有人去操控它才行啊!所以呢,咱们必须要精心培训这些士兵,让他们对这种新型兵器了如指掌,如此一来,方能将其威力发挥到极致呀!”
李世民微微一笑,回应道:“程爱卿说得极是有理啊!那么就请李爱卿精心策划出一套详尽的训练方案出来吧,并尽早开始执行下去。”“遵命,圣上!”得到命令后的李靖立刻应允下来。
满朝文武百官们也都纷纷颔首,表示十分认同程咬金和李世民所言。眼见此景,李世民龙颜大悦,心情格外舒畅。
紧接着他又开口说道:“段爱卿啊,此次你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实在功不可没啊!朕特此决定将军器监改名为大唐第一武器研究院,而段爱卿则荣升为首任院长一职!”
“谢主隆恩!”段爱卿赶忙跪地叩谢皇恩浩荡。
“嗯,好了,今天的早朝就到这。”
“退朝”
散朝后,段嘉许来到大唐第一武器研究院,立刻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商讨如何改进火铳的制造工艺。他们日夜钻研,不断尝试,终于在几个月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与此同时,李靖也在加紧训练士兵使用火铳。他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让士兵们逐渐熟悉火铳的操作技巧。
不久之后,一支装备了先进火铳的精锐部队诞生了。他们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打得敌人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