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难恭敬地应道:“遵命,陛下!”接着,他高声喊道:“宣——参加此次选拔考试排名前十者进殿觐见!”
一时间,整个宫殿内外都回荡着这声传令。站在殿外的侍卫们听到后,立刻齐声高呼:“宣——选拔考试前十名进殿!”声音洪亮而庄重,仿佛要将这个消息传遍宫廷的每个角落。
此时此刻,在大殿之外焦急等待的那十人心情异常紧张。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时刻将会决定自已未来的命运。
然而,就在命令下达后的瞬间,每个人的表情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紧绷的面容渐渐放松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与期待。
只见十位才子依次走出,他们身着各式各样的服饰,风格迥异;年纪有大有小,但无一不是才华横溢之人。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居然还有两名身姿绰约、容貌姣好的女子。她们在众多男子中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宛如两颗璀璨明珠般闪耀夺目。
“草民参见陛下!”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朝堂。他们双膝跪地,低头行礼,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和敬畏之情。
“嗯,平身吧。”李世民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地说道:“你们皆是我大唐之翘楚,朕对尔等寄予厚望。望各位爱卿日后能够一展宏图,为国家、为百姓谋福祉。”
众人谢恩起身,然后整齐地站成一排。他们身姿挺拔,神情严肃而又充满期待。李世民逐一审视着这些年轻人,目光如炬,仿佛要透过他们的外表看到内心深处。
只见他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似乎对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颇为满意。紧接着,李世民高声宣布道:“今日乃殿试之日,朕特出此题以考诸位爱卿之才智。”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众考生皆全神贯注聆听圣上所言,并暗自思忖该如何应对这至关重要的考验。
第一个问题便是有关治国理政之道——何为良策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主张施以仁政感化万民;有人则力荐严明律法以惩恶扬善……众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激烈争辩不止。
第二个问题乃是诗词歌赋,众才子们或轻抚折扇,轻吟慢诵;或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尽情展露自身卓越的文学才情与造诣。
紧接着来到第三个问题,此题关乎科技领域之知识。面对如此难题,诸位才子稍作思考,旋即各展所能,畅所欲言,将各自心中所思、所想一一阐述。
最终,李世民面露喜色,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但并未急于宣布殿试结果。只见他微微一笑,缓声道:“本次殿试,状元之位究竟花落谁家呢。。。。。。”语音未落,朝堂之上众人皆屏息凝神,静待皇帝金口玉言。
然而,李世民却卖起了关子,话锋一转笑言道:“哈哈,也罢,今日早朝便至此罢。”语毕,长袖一挥,朗声道:“退朝!”
大臣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疑惑和不解。
他们默默无语,心中暗自思忖着皇帝此举背后的深意,但又无可奈何,只得遵命退出大殿。
与此同时,那十位才子的心情愈发紧张起来,对于皇帝究竟意欲何为,他们毫无头绪。
离开皇宫之后,这十位才子迅速聚拢到一处,开始热烈地讨论起刚刚结束的殿试来。
"陛下为何不直接宣布状元是谁呢?
"其中一名才子率先开口问道,声音中带着些许焦急。
"或许陛下想要再观察一下我们吧。
"另一名才子揣测道,试图从这个角度解释皇帝的行为。
"不管怎样,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展现出自已最好的一面,才有可能夺得状元之位!
"众人纷纷附和,表示要加倍努力。
但是第二天早上皇榜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