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
"罢了,你且先退下吧。若遇任何困难或疑虑,随时向朕禀报。
"
"谢陛下!
"国子监祭酒再次叩头谢恩后,方才缓缓退回了自已的位置。
随后,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如炬地看着工部尚书,声音沉稳而有力地问道:“工部尚书,朕之前交给你们研制的水泥如今进展如何了?”
工部尚书赶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您所交付予臣的水泥配方,经过工部众人夜以继日的努力钻研与反复试验,现已研制成功!且据微臣亲自验证,使用此种水泥砌成之墙壁,其坚固程度超乎想象,实乃前所未有之佳作啊!”他的语气中难掩兴奋与自豪之情。
李世民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但紧接着又追问道:“如此甚好,不过这水泥是否真如你所言那般坚不可摧?可有具体的数据支撑?”他深知任何成果都需要严谨的论证和数据支持,不能仅凭主观感受。
工部尚书胸有成竹地点点头,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李世民,说道:“陛下请看,这里详细记录了关于水泥各项性能的测试结果以及相关数据分析。经过多次抗压、抗渗等实验,证明这种水泥确实具有极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耐久性。”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此物若能广泛应用,于我大唐建筑实乃一大助力。速速命人大量生产,尽量投入使用,还有大唐第一大学和研究院都要用他来建造。”工部尚书领命而下。
"嘶!
"
随着一声惊叹,众位大臣脸上露出惊愕之色,他们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个名为水泥的新奇物品。这种东西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功效,实在令人咋舌不已!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思忖:若是此物真能如所言般坚固耐用,那必将对国家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李世民见到众臣这般反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并未多言。他转头看向少府监监正,轻声问道:
"段大人,朕之前交给你研究的活字印刷术进展如何?
"
段嘉许躬身施礼,恭敬地回答道:
"启禀陛下,您所交代之事已办妥。经过多次试验与改进,活字印刷术现已研制成功且正式投入使用。
"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点了点头,表示满意。他深知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提高书籍印刷效率,还可以降低成本、促进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速度。
接着,李世民感慨地说道:
"嗯,甚好!如此一来,便可加速知识的广泛流传。人们获取信息将变得更为便捷容易,这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意义非凡呐!
"
段嘉许连连称是,附和道:
"陛下英明!所言极是!此项发明定会给世人带来诸多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