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众人又商议了大约两个时辰,最后才将改革计划的方案商议完成。
“好了,今日朝会至此。昨日本已整理之奏折,交由中书省参详,中书省须结合今日朝会所议,尽快拟出方案,呈交门下省审核。”
但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快步上前,禀告道“启禀陛下,前线传来情报,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集结大军欲要入侵我大唐。”
李世民闻言脸色大变,
"可恶,这突厥蛮夷竟敢再次犯我边境!众爱卿,对此有何良策?
"
兵部尚书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应当立即调集兵马,驻守边疆,以防突厥来袭。同时,派使者前往突厥,了解其真实意图。
"
秦叔宝也附和道:
"皇上,兵部尚书所言甚是。此外,我们还需加强国内防守,以防突厥奸细混入。
"
皇帝点点头,
"甚好!那就依卿所奏。兵部立刻调集十万大军前往边境,同时派遣使者出使突厥。另外,吩咐各地加强防守,不得有丝毫松懈!
"
“还有朕欲亲征,定叫那突厥蛮夷有来无回。”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到皇帝要亲征,纷纷劝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战场上刀剑无眼,陛下乃是一国之君,怎能以身涉险?”
然而,皇帝心意已决,他大手一挥,说道:“朕意已决,不必再劝。突厥蛮子屡次侵犯我大唐边境,朕若不亲自出马,难以振奋军心。”
大臣们知道不能劝得了李世民,就不再开口了。
李世民看向兵部尚书,问道:“此次出征,何人可为先锋?”
兵部尚书沉思片刻,回道:“微臣认为,尉迟恭将军可担此重任。”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接着,他目光扫过群臣,朗声道:“尉迟恭听令!”
尉迟恭跨步出列,抱拳行礼,“末将在!”
皇帝沉声道:“朕命你为此次出征的先锋官,率领先锋军先行出发,务必给突厥一个下马威!”
“末将领命!”尉迟恭高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嗯,好了,退朝。”
随后李世民回到了乾清宫,对着张阿难说道“你去把国子监祭酒、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的监正、户部尚书、工部尚书传召入宫。”
张阿难领命后,便匆匆离去。不久,国子监祭酒、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的监正和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来到了乾清宫前。
“陛下,大人等人已经在宫门外了。”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随后说道“行,叫他们逐一进来。”
“是”
随后张阿难走出宫外,对着戴骤等人拱手说道“诸位大人,陛下叫你们逐一进入,不知谁先来。”
众人相互看了看,谁也没有向前步。
这时,军器监的监正站出来,主动表示愿意先进去。他整了整衣冠,迈步走进了乾清宫。
“陛下,不知召见微臣何事?”跪地叩拜。
李世民严肃地说:“突厥来袭,朕欲打造一批新式兵器,增强我军实力,我这有陌刀和诸葛连弩的图纸,你看看能不能尽快制造出来。”随后他把桌上的陌刀和诸葛连弩的图纸递给了张阿难
张阿难拿着图纸便交到军器监的官员手里。
军器监的监正看到手里的图纸
军器监的监正仔细端详着陌刀和诸葛连弩的图纸,心中暗自称奇。他抬头看向皇帝,恭敬地说道:“陛下,此图设计精妙,不过制造起来恐需时日。”
皇帝微微皱眉,“朕明白,但战事紧急,还望爱卿尽力而为。但务必在两日内做出试验品。”
戴骤连忙叩头,“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这陌刀和诸葛连弩所需材料颇为特殊,臣需些时间寻找。”
皇帝沉思片刻,道:“朕会派人协助你,务必要尽快造出这些兵器。”“谢陛下!”戴骤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