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他曾经对米兰夸下海口,说三个月以后让人家的营业额翻倍,也不知道鱼苗长的怎么样了。
来到了鱼塘,陈哲被眼前的情况吓了一跳。
我去,这长的有点快吧?
原来投放进去的小鱼苗经过灵水的滋润,居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内长得有二十厘米长。
它们似乎认识了陈哲,在水里挤来挤去,不同的翻滚,冲着他撒欢。
陈哲看了看水塘有些担心,要是以这个涨势的话,过段时间,鱼塘就装不下了。
他查过资料,这种进口的鲟鱼最大的时候可以涨到几十公斤,乃至上百公斤。
当然,别人养鱼是自然生长的,可以边销售边清塘。
而他……
这是打算要一锅出啊,根本装不下。
看来得扩大鱼塘了。
回到了家,陈哲开始和陈卫国商量扩大鱼塘的事。
陈卫国也很纳闷:“这鱼怎么长这么快呢?我也没喂啥啊。”
陈哲胡说八道:“这鱼不用喂,它们吃鱼塘里的淤泥。”
“那也不能长这么快吧?”
“这就是大种的鱼,和藏獒一样。”
陈卫国哪养过这么高级的鱼,又没有什么文化,便信以为真。
陈哲又说:“爸,我想盖一个大棚。”
“你盖大棚干什么?”陈卫国匪夷所思,这小子现在一天一个想法。
“看到我拿回来的那株植物了吗?我想养那个。”
陈卫国皱起了眉:“盖大棚就为了种一株植物?”
“是的。”
“小哲,你疯了吧?”陈卫国难以置信。
因为投资一个大棚也不是一个小数,总不能一个大棚就种一株植物吧?
陈哲开始忽悠:“爸,这株植物为稀有品种,只要我们种活了,一定能发大财。”
“稀有品种?”
“是的,爸,这件事情不要和任何人说,一定要保密,知道吗?”
陈卫国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哦哦,好,好的。”
自从陈哲给家里赚了很多钱以后,陈卫国对他很信任。
尤其在这个信息时代,自己真觉得被时代抛弃了。
既然儿子有能耐,就让他可劲折腾吧。
……
第二天,陈哲开车朝县城驶去,一家架设大棚的商店门口停下。
老板一见生意上门,马上迎了上去。
“这位兄弟是要盖大棚吗?”
“是啊,你家能做吧?”
“当然能做,有什么要求吗?”
“我的要求很简单,坚固,厚实,不透光。”
“这个没有问题,就是价格贵点。”
“价格合理就行。”
“多大面积?”
“三亩地左右。”
“那我建议你用纯钢的骨架,不但厚实,还放风。”
“可以,你报个价格吧。”
老板手指飞舞,在计算器上按动了一会,拎起来给陈哲看了一个数目。
陈哲家里也盖过大棚,心里有个大概。
见价格八九不离十,也懒得挨家询价,说道:“可以,但你们必须保质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