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做减求空,上了贼船
伏羲之所以想要收王也为徒,一方面是看重了他这不争不抢的惫懒性子。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王也这小子看似脱世外,但是亦有逆天而行的勇气,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原漫里面去参加罗天大醮,来阻止老天师身败名裂。
看似出世,却又选择自己入世,不拘泥于一时的理念,懂得变通。
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不为器物所累,不为俗名所困,内心圆融通达,故而不争。
故曰:君子不争,是为无器。
君子不器!
只是现在的王也还嫩了点,按理来说,由在将夜世界的太上道君收徒进行教导最为合适,两人的脾气秉性也最为相合。
但是太上道君不是不在嘛,伏羲就捡个漏。
另一方面则是看重了他的潜力。
能修成风后奇门这一苛刻的奇技,自然说明了王也本身的资质,不论是悟性还是心性,都是出色的存在。
最关键的是,6纯本尊的天界神通与风后奇门息息相关。
可以说,6纯之前所怀有的诸般法门奇技通通都化入了天界神通当中。
其中风后奇门出力最大,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乾坤坎离震巽艮兑,这是世界万事万物构成的基础。
风后奇门又可以掌控世间万物的变化,甚至包括时间和空间。
天界神通便是以风后奇门为基础,以龙族血脉为引,调和诸般法门,融入其中,所诞生的一门神通。
数十年时间的参悟,6纯对于天界神通的使用已经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6纯不断的解析天地规则,以及各种先天异能,并将之化为己用。
天界神通就像一个小型的计算机来推演计算一人之下世界整个天地的秘密。
可以说,现在的一人之下世界的天地规则对于6纯来说,一览无余,可以随意调用。
在天界神通之中,6纯自身便是天道,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以先天领周天,化吾为王,掌控世间万象,统领神通领域内的一切。
尤其是内景,对于6纯来说仿若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记载了从古到今异人们的诸般奥秘。
内景世界是人精神念想的集合体,是阿赖耶识。
即使人死如灯灭,但在内景世界中,对其仍有记载,就像在这个世界的书库中留下了档案资料。
里面不乏各种失传的手段,诸般法门传承浩如烟海。
只要6纯肯花费一定的时间对这些加密的信息进行解析,获得一门传承易如反掌。
他甚至可以通过解读内景之中的记载,来拼凑出传说人物的真灵。
这也是为什么伏羲这个分身可以那么轻易的取代人皇伏羲身份的原因。
因为6纯将伏羲这个概念给“吞噬”了,变成了他自己的,作为材料给融入到伏羲这个分身之中。
在继承了伏羲的一切之后,6纯可以说是王也最好的师父。
先天八卦而已,抬手就有的事儿。
此时,伏羲看着思索纠结的王也,笑着问道:“怎么样,想好了没有,要不要拜我为师?”
王也喟然长叹:“人皇老祖宗,让您失望了,小子已经拜入了武当山,要是再另投他门,实在恕难从命。”
“不拜吗?”
伏羲开玩笑似的说道:“那要不要我跟你家祖师真武大帝说一声,把你开除师门得了,相信这个面子真武还是会给的。”
“真武祖师?”
“您是指我家太师爷吗?”王也心中打鼓,有些好奇的问道。
对于万神殿,王也的师父也是和他说过一些的,并且透露过,当今武当的掌门就领了真武大帝的神位。
但是王也心中隐隐有两个想法。
第一就是,伏羲所指的真武大帝就是太师爷。
第二就是,伏羲所指的这位真武大帝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那位。
毕竟伏羲都能活着出现在他面前,其他那些传说中的人物很有可能也会遗留于世。
而且,按照伏羲的身份,他口中的真武大帝怎么也得是和他稍微对等的一方存在。
所以伏羲口中的真武大帝是自家太师父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王也依旧有些不死心。
万一就是太师父周蒙呢,自己太师父怎么也不可能把自己逐出师门!
但是接下来伏羲的话语,无情的打破了王也的幻想。
“你说的是周蒙那小子?”
“当然不是,万神殿所敕封的那些神位,不过是我们这些古老之人寻求的一种做减求空的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