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天抹了把脸,继续战战兢兢地伺候起祖宗。
鹦鹉美滋滋地吃着五香肉干。
这船还要航行三天才到达目的地呢,为了口腹之欲,它还是勉强对齐三郎好点吧。
鹦鹉一边吃一边说:齐三,如果你看不清前路,不知道未来的方向,那你只要相信一个真理就对了。
什么真理?齐景天好奇地问。
我主人我主人就是真理!鹦鹉斩钉截铁地说。
它那奸诈狡猾、正在大海上乱晃、搞解放劳苦大众的主人。
齐景天摸了摸鹦鹉的羽毛,笑着附和:确实,贤王殿下正在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呢,这可是积阴德的好事!
广大劳苦大众被解放后,奔向新生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嘛。
贤王真是个大好人啊,给穷人提供工作、提供田地,还没有种族歧视,不管是岛民或土人,或者是从外国迁徙来的,他一律不嫌弃,找人教他们说大梁官话,一视同仁地分田分地,只要有真材实学的,还可以当官。
就是目前只有大梁本地人的学识最丰富,当官的最多。
**
距离大6不远的一座巨大的海岛上,一座书院里,下课的铃声响起时,男男女女的学生们纷纷向夫子告别。
6夫子,明日见。
6夫子是个年近四十、浑身都是书卷味的书生。
他和蔼地朝和他告别的学生们道:明日见,别忘记了作业,明天早上要检查的。
闻言,走在最后的一个皮肤黝黑的孩子的身体突然僵了一下,然后脑袋无力地垂了下来,脸色苦。
6夫子看得好笑,看这些孩子的目光格外柔和。
这是一个巨大的岛,名字取得很简单粗暴,就叫第一岛。
这是贤王离开大梁后在海洋中最早打下来的地盘,它的面积有大梁一些比较小的州那么大,是贤王打下的土地中最大的一块,经过这些年的移民和休养生息,现在岛上的居住人员已经有近二十万,相当于大6上一座繁华大城那么多的人口。
既然有第一岛,那就有第二岛、第三岛
贤王的同情心特别泛滥,不管他的船队到哪里,只要看到有压迫,普要解放劳苦大众。
目前被他解放的岛就有七个,加起来有大梁的三个州那么大。
最近他还现了一个面积很大的大6,那片大6据说目前只有土人和猴子,除了台风海啸来时有点可怕外,大多时候都是风和日丽,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粮食。
6夫子估摸着,要是今年大梁哪里再有天灾人祸,大概沿海的码头船只又要开始繁忙起来,也不知到时大梁又要损失多少人口。
之前湖州、青州和黄芦州的百姓背井离乡时,还是半信半疑呢,然而实在活不下去,仍是有人拖家带口地离开了大梁,登上出海的船。
如今这批百姓已经在贤王名下的领地里安居乐业,不过他们偶尔也会坐船回大6买东西,只要他们在大梁现身,再和曾经的老乡们提一提自己现在过的美好日子,只怕那些佃农连夜都要跟着跑。
6夫子收拾好东西,走出书院时一个生得黝黑矮小的土人妇人挑着两担子野果经过看到他时殷勤的将两只果子往他手里塞。
妇人用还带些口音的大梁官话笑呵呵地问:6夫子我家第一树学得咋样啊?
6夫子赶紧拒绝温声和她说第一树在书院里的学习情况。 妇人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有进步时又往他手里塞了几1个果子这次不等他拒绝就欢天喜地的挑着水果离开了。
这水果是要送到街上去卖的。
土人没有自己的姓名姓就不用说了正经取名字的都少等孩子长大点后才会取名看到什么就取啥名。
这第一树的姓来自第一岛名来自他家门口的棕榈树。
6夫子拿着几1颗饱满的果子再次感叹这真是个神奇的岛屿。
他刚到这里时就被岛上的繁华惊到。作为一名学识不低的读书人曾经他无论是从书上还是游商嘴里都听说这里原来只是一座荒岛岛上最有名的生物就是猴子和土人。
方才那害怕写作业的黝黑孩子就是土人的后代。
当然现在不能再叫他们土人贤王特地下过命令不能搞民族歧视土人这种蔑视的叫法是犯法的。
让6夫子惊讶的事不止一件还有很多其中还有岛上的大大小小的书院。
在大梁有书院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里的书院不管是男孩女孩都收学的都是一样的东西考试的卷子都是一样的。
女子能读书女子还能做官不成?
6夫子细心观察现这岛上还真有女子当官的虽然数量稀少但那大小作坊里的小管事、大总管有很多都是女人。
她们行事风风火火管事管人一把罩并不比男人差。
贤王什么都好就是有点离经叛道。
这是一些刚到岛上的大梁人说的他们接受不了女人能上书院、能当官的事。
不过等这些新来的大梁人的女儿或媳妇进了工厂赚了钱回家后尤其是那些识字的女儿当上小管事拿到的薪资特别高后这些话就再也没人说了。
管他是男是女当一个人掌握经济命脉时你就听不到不好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