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王和楚王章信义担保下,在年俸六百石的巨大诱惑下,禁卫军八千人的缺额很快就招募完成。
但依旧还有很多人想要报名,众人的热情依旧不减,宋武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准备向楚王汇报。
宋武按照熊章的嘱托,对这八千人进行了大致调查和分类。
经过核查,大概有两千人左右出自郢都周边小贵族,家中爵位最高的也不过是下大夫,多数人都是士的爵位。
其实这士和大夫甚至是封君都不是正式的爵位。
周王室当初为了稳固周王朝的统治,对有功之臣进行褒奖和对旧势力进行安抚,这才大肆分封诸侯,封国的爵位高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楚国的官方爵位就是子爵,属于低等的存在了,楚国在经过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一番奋斗之后壮大,这子爵的爵位也实在是让楚国先君听着不舒服,这就有了楚国向周王室讨封不成,与周王室闹翻,喊出了那句名言:“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周王室只认同他所分封的五等爵位。
而诸侯国各自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自已有功之人和自已后裔进行封赏,于是就有了大夫这个爵位。
大夫不仅是爵位,而且还有封地,但是也只在本国有用,离开了自已的母国,其他诸侯国一概不认,当然对于其贵族身份还是认同的。
士这一贵族中最低阶层也是这么衍生来的,只是大多数的士都是没有领地的。
在宋武招募剩下的六千人中有四千多人都是郢都周边乡邑居住的平民,而剩余的九百多人虽然也是平民,但实际身份可能是野人。
这时代没有户籍制度,对那些贵族出身都是有迹可循,但对于平民身份的甄别完全无法做到。
这也是经常有胆大的野人敢混进城邑购买所需物资的缘故。
宋武将这些情况都详细的向楚王熊章汇报,并将其设置的募兵处还有很多人报名的情况也告知了熊章。
楚王宫,勤政殿
熊章听着宋武的汇报,思考良久,才说道:“郢都及其周边耕地的精壮本来就不够,不能够再招募这些国人了,否则周边土地都将要荒芜,得不偿失,野人不同于国人,他们居住在荆山深处,大山之中耕地有限,精壮男子只能渔猎裹腹,将这些精壮男子纳入军中,都是极佳的兵员,你可以继续接收这些野人,筹集一万之数,都送往上将军处,我希望上将军给楚国编练出四万百胜之军”。
“王上,这些野人小心谨慎,对于楚王室,尤其是那些贵族封君,心中充满敌意,纵然以利诱之,这几天也才九百多人,想要吸纳一万野人精壮男子,恐怕一时难以见效”,宋武说道。
熊章闻言,淡淡一笑,道:“光靠你在募兵处守株待兔自然是不行,你将那九百多人单独编为一军,给他们每日发放一个月的俸粮,并准许他们回去休假二十天,你告诉他们,十日之后返回部队,能带回五人参军者当伍长,能带回十人者当偏长,能带回百人者当卒长”。
“那要是能带回千人呢?”,宋武好奇问道。
“若真如此,那寡人也不吝啬一个旅长给他,让他统帅两千士卒,日后若真有人将一个至少五千人以上规模的部落从荆山之中迁出,依附寡人,寡人封其为大夫,你自可以将寡人的话转述给这些人”,熊章说道。
“唯”,宋武领命而去。
荆山距离郢都不算太远,不过一百多里,熊章估计这荆山之中应该生活着至少十万野人,而且还是分成不同的小部落,这不是猜测,而是事实,如荆山之中真有万人以上的大部落,这荆山周边的领主哪有时间安享太平。
熊章这次大规模的招募野人精壮为军,就是要给荆山之中的野人架一座桥梁,日后时机成熟,就可以对荆山内的野人编户齐民,以缓解楚国劳力不足的困境。
野人的生命和财产都得不到保障,日子或许过得还不如奴隶,但野人拥有奴隶向往的自由。
熊章想对楚国境内的野人编户齐民最大的阻力不是楚国贵族。
诸国之中的百姓最初都可以算得上是野人,后来是诸侯在就国之时不仅带来了秩序,还带来了先进技术,所以当地的原住民就开始慢慢的依附国君和贵族,这些人就慢慢变成了国人。
所以楚国的贵族不是熊章对楚国野人收编的阻碍,最大的阻碍还是楚国野人对熊章和楚王室没有信任,所以熊章需要先架一座桥双方可以和谐沟通的桥梁。
这几日应征禁卫军的九百多来自荆山内的野人,就是熊章构建桥梁的信心。